60

四大行3月存款大增2.25萬億 貸款理財雙輪驅動

 2012年04月06日 03:13  21世紀經濟報道

  丁玉萍 史進峰

  商業(yè)銀行季末習慣性的沖刺,在2012年似乎并未改觀。

  4月5日,接近國有大行的人士透露,截至3月末,工農中建四大行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946億元,而在月初前11天,四大行全部新增貸款還不足200億。

  中金公司預測,若按照四大行新增貸款份額占全行業(yè)比重35%-38%測算(2月份這一比重為36.5%),預計3月份全行業(yè)人民幣貸款新增為7700億-8400億,并很有可能超過8000億元,超過原先7000億-8000億的預期。

  存款比貸款增長猛烈數倍。3月份四大行新增人民幣存款2.25萬億元,遠遠超過2月份6700多億的新增額。

  3月份的信貸數據比預期樂觀,但這并不能說明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有所緩解。一家股份行行長預計,信貸需求對銀行真正的考驗將在2季度顯現。

  “從央行態(tài)度看,目前并不存在所謂放松貨幣政策的問題!5日,一位參加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討論會的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宏觀經濟內生收斂,要求央行放松銀根也沒有用,且貨幣主要需求方——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大項目方面,主管審批的發(fā)改委和銀監(jiān)會也沒有明顯的松動跡象。

  信貸:平臺貸款“展期”利好

  四大行3月2946億元的新增貸款甚至超過了央行預設的額度!把胄性鲁跻(guī)定的額度為2690億元!鄙鲜鰴嗤耸糠Q。

  另外,國開行3月份人民幣貸款新增逾700億元。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超過月初設定的額度,主要表現為工行、建行和農行均按照額度投放,而中行則超額投放約250億元,部分彌補了該行1-2月貸款低迷、額度使用不足的問題。

  同時,由于季末存款回升,中小銀行脆弱的存貸比狀況得到緩解。

  3月份超預期的信貸增長或致今年1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總額與去年同期相若。今年1、2月份全行業(yè)人民幣貸款分別增加7381億元、7107億元,加上3月份的約8000億元,預計1季度新增額達到2.25萬億元,而去年1季度新增貸款2.24萬億元。

  一位股份行行長受訪時表示,3月份信貸數據高于預期主要基于兩個因素:其一,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展期”新政效應開始顯現,不少銀行開始對平臺貸款實行到期續(xù)貸、借新還舊;其二,季末時點因素。

  平臺貸或許是3月份信貸增長的絕對主力。上述股份行行長表示,從實體經濟信貸需求看,從前的主力行業(yè)需求都在放緩,“因為經濟形勢下行,企業(yè)客戶現金流有問題,很多行業(yè)的需求在下降,銀行也由于風險考量,主動放緩信貸節(jié)奏。如房地產、鋼鐵、航運、輕工紡織、建材、水泥等行業(yè),銀行放貸都非常審慎,”他表示,“平臺貸款續(xù)貸在2月份還不明顯,3月份則體現出來。”

  總體來看,1季度的信貸數據雖然樂觀,但并不能掩蓋實體經濟信貸需求疲軟。一個佐證是,其中可能涵蓋大量的票據融資,一般而言,在普通信貸需求萎縮時,銀行傾向于“以票充貸”。

  如今年2月,票據融資激增1106億元,1月份也增加了80億元,而去年前兩個月的票據融資卻是負增長,分別減少810億元、712億元。

  “預計4月份信貸增速會顯著回落,實際上,2季度的信貸需求對銀行是更大的考驗。”該人士表示。

  財政存款回流

  值得注意的是,3月超預期的信貸投放主要發(fā)生于后兩周。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四大行當月新增貸款僅200億元,投放進度顯著慢于2月份同期水平。這意味著,銀行的信貸投放節(jié)奏此后才發(fā)生關鍵性逆轉。

  這種超乎常規(guī)的逆轉在存款增速上表現得更為極端。

  上述權威人士透露,3月份四大行人民幣存款猛增2.25萬億元,而截至3月11日,四大行新增存款僅470億,不少銀行存款都出現負增長。2月份,四大行新增存款6704.02億元,行業(yè)新增存款1.6萬億。

  上述股份制銀行行長分析,3月份存款井噴式增長主要來源于財政性存款回流!叭袠I(yè)的存款2月份開始都在持續(xù)回流,與2月份相比,3月份企業(yè)存款回流沒有大的區(qū)別,財政性存款回流比較突出。”他還認為,“貸款的放量拉動了存款!

  此外,理財產品可能也是一個拉動因素。考慮到銀監(jiān)會對理財產品期限的嚴格規(guī)定,進入2012年,商業(yè)銀行依靠短期理財產品沖刺來實現季末攬存的手段已經受到嚴格限制。

  “不少銀行在年初發(fā)行了3個月期的理財產品,3月底大部分理財產品到期形成存款!币晃还煞菪杏媱澵攧詹咳耸扛嬖V記者。

  中金公司認為,銀行2季度的信貸供給瓶頸有望緩和,從而推動信貸投放邊際改善,即從1季度平均每月7000多億上升到2季度每月8000多億!暗刨J的改善將以犧牲銀行的盈利能力為代價,如貸款議價能力下降、手續(xù)費收入嚴查,甚至不能排除非對稱降息的可能!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