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房地產市場合理回歸空間有多大

國家統(tǒng)計局4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同比下降13.6%,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增長35.5%。

  數據的背后是這樣一幅圖景:一線城市房價松動,土地出讓告別高溢價,市場持續(xù)觀望。在堅持不懈的調控之下,一季度中國房地產市場繼續(xù)朝著預期調控目標發(fā)展。然而,受多重因素影響,調控效果還有待進一步鞏固。人們期待,加快制度建設步伐,標本兼治樓市頑疾。

  市場向著預期調控目標發(fā)展

  讓高企的房價逐步回歸合理空間,讓不合理的需求退出市場,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目標。目前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表明,房地產市場正在向著預期的調控目標發(fā)展。

  表現之一,全國住房價格總體平穩(wěn),一些城市房價開始松動。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huán)比全線止跌,2月份,僅有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出現環(huán)比上漲,不過漲幅均未超過0.1%。從同比看,70個城市中價格下降的有27個,比上月增加12個;漲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有32個,漲幅均未超過2.7%。

  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jiān)張大偉表示:“目前全國主要城市的房價在環(huán)比降價城市數量上漲的情況下,同比降價城市數量也明顯增加,而且疊加目前的CPI,房價可以說的確在回歸合理的過程中。”

  表現之二,商品房投資屬性弱化。中央政府持續(xù)發(fā)力的調控舉措影響了市場預期。央行發(fā)布的一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房地產投資意愿繼續(xù)回落,較去年末和同期分別降低了1.4和10個百分點,在主要投資方式中列第三位。特大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居民的房地產投資意愿甚至低于2009年初的最低水平,僅為9.4%。

  調控效果有待鞏固

  面臨復雜的經濟形勢,盡管房地產調控效果不斷顯現,但是要實現房價合理回歸的目標任重道遠。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說:“當前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于高位,部分未實施住房限購措施的二、三線城市購買需求仍然比較旺盛,調控效果還有待進一步鞏固!

  分析人士指出,調控的壓力還來自于地方財政。受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今年前兩個月,與房地產相關的多個稅種收入下降明顯。房地產業(yè)營業(yè)稅同比下降22.7%,房地產業(yè)企業(yè)所得稅同比下降12.3%,土地增值稅同比下降0.4%;契稅同比下降15.7%;來自房屋轉讓的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25.8%。

  與此同時,貨幣政策對房地產市場影響更為突出。今年以來,經濟增速放緩,央行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市場流動性緊張的狀況有所改善。但是值得關注的是,若過量流動性再次涌入房地產市場,必然會從供求兩端推動房價上漲。有關專家表示,必須審慎決策貨幣政策微調的節(jié)奏和力度,避免調控效果被貨幣大潮淹沒。

  促回歸須強化制度建設

  截至4月8日,75家上市房企相繼發(fā)布2011年年報,總庫存市值達到了9048億元,超過2009年庫存的2倍以上。

  與龐大的庫存交織在一起的還有高額的負債率。萬科、招商、首開、世貿4家標桿房企的總負債,較上年同比分別上漲41.8%、43.2%、53.5%和27.4%。

  面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變化,如何防范和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加速消化庫存,將是未來調控面臨的嚴峻考驗。

  與此同時,一系列有助于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制度建設尚需加快推進。比如進一步研究推進房產稅改革的方案,適當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加快住房信息系統(tǒng)建設,實現今年上半年40個重點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tǒng)全國聯網和各地爭取2013年全市、全省聯網的目標。

  正如齊驥所言,要抓住市場調控的有利時機,深入研究制定“標本兼治”的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期的政策,在土地供應、稅收政策、金融信貸等方面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為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