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深入,樓市以價換量的局面已基本形成,盡管降低了買房的門檻,但隨之而來也影響了政府的土地及財政收入。樓市調控政策是否該終結,樓市真的到了非救市不可的地步了嗎?日前,江蘇揚州在這個問題上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該市在發(fā)布的新政中表示,對個人新購買的成品住房給予一定的獎勵。不過有趣的是,上海緊接著卻從緊限購的窗口,目前單身上海戶籍人士若名下已單獨持有一套居住房,不能再購買第二套居住房。
政策一緊一松:兩個城市,兩種態(tài)度
上海部分區(qū)縣房產交易中心發(fā)出通知,目前,單身上海戶籍人士若名下已單獨持有一套居住房,不能再購買第二套居住房。據了解,這并不是上海第一次收緊樓市限購令,今年2月27日,上海市房管局發(fā)布《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執(zhí)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完善本市住房保障體系的通知》,其中規(guī)定:“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的子女成年后,確因婚姻等需要、且該子女無產權住房,才可在本市限購1套住房,并嚴格按照現(xiàn)有政策執(zhí)行!
有趣的是,在上海緊縮樓市調控的前兩天,揚州卻采取了救市的做法。揚州市財政局、市房管局聯(lián)合出臺通知,對個人新購買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對購房人給予所購房屋合同價款千分之六的獎勵;對90平方米以上、120平方米以下的,給予所購房屋合同價款千分之五的獎勵;對120平方米及以上、144平方米以下的,給予所購房屋合同價款千分之四的獎勵。凡是申請獎勵的成品住房,必須為個人在本通知執(zhí)行期間從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新購買的、且在商品房銷售許可證中載明為成品住房的商品住房。購房時間以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時間為準。
揚州此舉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揚州房管局回應稱,出臺對個人購買成品住房進行獎勵的通知是為了加快推進揚州市成品住房的開發(fā)建設,至2015年時市區(qū)中心城區(qū)新建住房比例達到40%的目標。
各自原因:揚州為提振成交量 上海調控決心堅定
據了解,從去年以來全國不少城市對樓市政策出現(xiàn)了放松,最終都以夭折結束。業(yè)內人士表示,揚州救市政策和其他樓市松綁的城市原因一樣,就是地方政策與中央的博弈。
滿堂紅集團研究部高級主任肖文曉表示,揚州新政出臺背后的原因與去年年底就被叫停的佛山新政是一樣的,就是地方政府無法忍受調控后土地財政,以及與房地產相關稅收的收入急劇減少的現(xiàn)實,因此不惜冒著被中央政府“打板子”的危險,意圖借此提振樓市的成交量,以達到救市的目的。
不過,方圓地產首席分析師鄧浩志認為,其他地區(qū)出臺支持購房政策都是面向初次置業(yè)者、改善需求的剛需客戶,而揚州這個政策則是面對大部分買家的。揚州的政策太大膽,和中央背道而馳得太厲害。
而對于上海從嚴限購政策,地產人士表示,新政是上海對限購標準的重新界定,比之前更加嚴格。自限購以來,上海對限購標準越來越嚴格,去年7月取消補稅購房,今年2月規(guī)定子女無房才能購房1套,這都表明上海的調控并無放松之意。
經緯行研究中心高級主任曾英杰認為,上海的限購令本身就已經是比較嚴厲的,在目前的背景下仍然在逐步收緊,這從另外一個側面表明了中央對于房地產調控的決心。因為,從2011年四季度開始,不少地方政府都有給政策松綁的跡象。而進入2012年之后,地方政府給政策松綁的跡象更加明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通過對上海限購政策的收緊,來表達中央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的決心。
廣東工業(yè)大學房地產高級經濟分析師申格聯(lián)也表示,單身人士若名下已單獨持有一套居住房,不能再購買第二套居住房,這是合情合理的,其他一線城市應該效仿。因為從居住需求看,一套房已能滿足單身人士的需求,應該實行限購。
廣州樓市調控態(tài)度:不放松
在不少城市“冒天下之大不韙”紛紛出臺形式各樣的救市政策之時,不少業(yè)界人士、專家提出了“廣州在限購政策限制上也應該區(qū)別對待”的建議,但政府相關部門對此一直保持著一貫的態(tài)度:不放松。
記者了解到,跟隨全國樓市政策的走向,雖然近期廣州也傳出了“公積金貸款放寬”、“首套房基準利率回復8.5折”等一系列有利于首置人士購房的微調信息,但在限購的大政策方面,相關政府部門一直都沒有改變態(tài)度。這也導致了今年以來廣州市場的持續(xù)低迷。為此,五一期間不少樓盤在售價的制定上均推行了保守的做法,同時,在優(yōu)惠促銷方面更是做出了較大的讓利手筆,才令樓市出現(xiàn)了階段性的回暖。在這方面,可以說廣州的樓市調控是取得一定效果的。
而在樓市大政策依然收緊的情況下,近期,更有消息傳出廣州有可能在下半年接棒試點房產稅的消息。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表示,廣州計劃在年內啟動房產稅方面的研究,但“廣州究竟何時開征房產稅并未明確”。狼似乎真的來了,這不禁讓廣州房地產業(yè)界及擁有多套房產的市民人心惶惶。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州出臺救市政策、放松對樓市調控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今年的政策環(huán)境依然不敢樂觀。
專家觀點
滿堂紅戰(zhàn)略管理部高級主任沈銳培:救市樓價有反彈風險
目前樓市不需要救市,原因是,一方面市場對未來樓價上漲預期并未根本改變,救市后樓價有反彈風險;另一方面房價并未出現(xiàn)實質性下降,更多是部分樓盤的降價促銷,離“合理”仍有距離;最后我們可以看到降價幅度較大的樓盤成交十分理想,說明市場有足夠的自住需求支持,樓市不存在崩盤的危險,未有救市的必要。不過個人認為在堅持嚴格限購、限貸的前提下,在信貸、稅收方面向首次置業(yè)者傾斜的政府取向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堅持調控大方向不變!
方圓地產首席分析師鄧浩志:調控應該支持剛需置業(yè)
過高的樓價泡沫破裂會對實體經濟乃至整個社會都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房地產市場應該堅持調控。但目前調控樓市的某些手段有矯枉過正的嫌疑,比方說穩(wěn)定房價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能讓居民改善居住環(huán)境,所以無論是初次置業(yè)或者改善型需求都是應該被鼓勵和扶持的,而目前不少政策卻背道而馳,不單打壓了投資投機的需求,甚至連剛需都受到了打壓。目前對房地產的問題應該客觀認識,區(qū)別對待。房地產業(yè)對經濟、就業(yè)等貢獻很大,是正面的,應該充分肯定,并予以扶持。對合理的剛需也應該鼓勵、支持。對不恰當的投資、投機應該堅持調控,不能放松。某些地方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應該防范并予以出路,引導等等。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