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改善型市場 是當下樓市最大的考驗

  樓市正在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不是來自溫家寶總理日前“穩(wěn)增長、穩(wěn)調(diào)控”講話所帶來的預期,而是來自市場本身。

  本月1日-22日,廣州 (論壇)十區(qū)兩市一手住宅新增供應(新拿到預售證)共2153套,1341套是12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其中不乏200平方米以上的超大戶型),占比約達62%;新增一手住宅供應約40.8萬平方米、2153套,套均面積達176.49平方米。而3月同期(1日-22日),廣州新增一手住宅供應約33.4萬平方米、4715套,套均面積僅70.84平方米。從小戶型到大戶型,供應結(jié)構(gòu)的變化,說明剛性需求爆發(fā)了一段時間后,商家終于大規(guī)模“試水”改善型需求。

  或早或晚,這種改變終究會到來。之前曾有“90/70”的政策,實際上,90平方米甚至100平方米以上的中大戶型仍占市場主流。存亡之際,商家可以主推中小戶型,但總不會任由大戶型長期積壓,成為壓斷資金鏈的“稻草”,總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推向市場,推向改善型買家。顯然,剛性需求爆發(fā)幾個月后,商家認為,試水改善型市場的時機已到。

  剛性需求只能解決“溫飽”,改善型市場的戰(zhàn)績,將決定商家未來是過上“好日子”還是“普通的日子”。一旦成績不佳,四五十萬平方米的月度成交,很有可能就是未來市場的常態(tài)。

  因此,改善型市場,是當下樓市的最大機遇,也是最大考驗。

  剛性需求的爆發(fā),商家只是做了最簡單的事情———降價。其余的,或由政府代勞了,例如房貸優(yōu)惠利率的出現(xiàn);或由時間代勞了,長時間觀望后,剛性需求最終出手……可以說,剛需的考驗,只算茶杯里的風波,就是時間與價格的煎熬,應對不難。

  改善型市場則完全不同。限購、房貸等對改善型買家的限制與束縛,是剛需市場所不用面對的;相對于自由的剛需,改善型市場就是戴著鐐銬起舞。其次,房產(chǎn)稅始終是懸于改善型市場頭上的一把利劍,無論落地時是靴子還是襪子,未落地前始終是改善型買家的心理陰影。再次,經(jīng)濟層面的不樂觀,到底對改善型買家出手有正面影響還是負面沖擊,誰都沒有把握。最后,改善型產(chǎn)品素質(zhì)相對提升,壓縮了降價空間;且改善型市場“買漲不買跌”的心態(tài)更為明顯,定價必須更加精準……相對剛需市場的可控(降價)以及有外力相助(房貸優(yōu)惠),改善型市場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并且沒有外力的推動,商家只能依靠自身對改善型需求的了解、對產(chǎn)品的雕琢、對推廣方式的掌控來撬動改善型市場。

  限購現(xiàn)身后,改善型市場頹勢從未消退。在不能坐等限購自動取消的情況下,商家再次挑戰(zhàn)改善型市場,樓市最大的考驗,正在上演。

 。▓(zhí)筆/張秀欽)

  剛性需求只能解決“溫飽”,改善型市場的戰(zhàn)績,將決定商家未來是過上“好日子”還是“普通的日子”。

  因此,改善型市場,是當下樓市的最大機遇,也是最大考驗。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