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河南當地媒體《大河報》報道稱,河南省住建廳、省發(fā)改委、省國土廳、省政府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銀監(jiān)會河南監(jiān)管局等六個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支持剛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其中規(guī)定: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房地產信貸業(yè)務,支持群眾購買首套房。凡家庭名下(含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無房產登記購房的均視為首套房,金融機構在風險收益平衡的基礎上,原則上應給予基準利率下浮30%幅度內的優(yōu)惠。
6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稱:“河南銀監(jiān)局權威人士6月26日告訴記者,網上所傳河南房貸新政是誤傳,這個政策并沒有最終出臺。鄭州金融辦相關人士也否認了房貸有相關新政!
一直沒消停的樓市,這次讓我失去了討論到底有沒有這個文件存在的興趣以及必要性,“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姑且擱置假消息這門子事。倒是一躍而起的樓市成交量,大大地晃了一下我的二餅眼鏡。
先說杭州:《今日早報》消息說,今年上半年,在受著“限購、限貸”雙重壓制的大背景下,杭州樓市主城區(qū)上半年共成交商品房22085套,這個成績僅次于2009年同期,甚至比“面粉貴過面包”的2007年還要多近千套。最近六年來,僅次于公認成交火爆的2009年同期,為去年同期10543套的2.09倍,并接近2011年全年23346套的數據。
再看南京:CCRC統(tǒng)計的消息說,今年上半年,南京市新建住宅商品房成交37470套,同比2011年上半年,成交量大漲97%。同時,在對南京八大板塊的100家樓盤調查中,房價喊漲的樓盤達到了34家之多。
樓市再次陷入是否回暖的喋喋不休爭論之中。
幼童的認知可以稱之為懵懂,初戀的單純可以附會為懵懂;初次購房的買房人,因為對房地產的不經事,也可以稱作是懵懂。一些懵懂的購房群體,面對房地產領域中的地產商人、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幫兇學者、利益團體、先富一族等的忽悠,自然找不到一個真正代表公平言論的“獨角獸”。由此,現在的樓市購房人,要面對著各種渠道頒布的統(tǒng)計數據、要收聽著各方利益發(fā)出的預判聲音,讓他們瞬間作出一個鮮明的判斷,著實是非常困難的,是為“樓市懵懂時刻”,需要考驗每個購房人的淡定程度和智慧指數,自己做主,自己做自己的“獨角獸”。
我看回暖一說,基本也已坐實,因為證據充分:交易量漲、房價爬升、土地搶拍、信心重拾。在這一系列的佐證之后,央行一個月以內連喊兩次降息,也被解讀成政策向寬裕趨勢發(fā)展的一個釋放信號。
但是,我們也需要保持三個清醒的基本認知。一是此輪回暖誰在支撐?是包括剛需和改善在內的寬泛性“大剛需”的支撐;二是樓市政策究竟松沒松?房地產的調控沒有任何松動的跡象,溫家寶總理7月7日再次強調“決不能讓房價反彈”;三是地產商起死回生了嗎?手上存貨一大堆、沒資金拿地的窘境短期內并沒有得打到實質性改觀。
因此,我的判斷是:這輪“量漲價平”乃至“量大漲、價微調”的回暖,只是調控壓制下需求釋放本質不變的淺層次回暖,距更縱身的深度回暖尚存一定距離。在限購紅線的硬杠杠政策下,失去了炒房暴利存在的可能性,樓市走向注定是平穩(wěn)的,今年的房價注定不會暴漲了。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