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謝國忠:房價只不過是死貓反彈 房產稅必然開征

  “今年以來這一波房價的上漲只不過是死貓反彈,就像一只死貓跌到地上反彈起來,但它依然是死的,反彈過后還會繼續(xù)跌,只有越來越多的開發(fā)商步入破產大軍,房價才有可能見底”,在由天安數碼城舉辦的一場經濟論壇上,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再次就房地產發(fā)表評論。

  “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房地產,這個泡沫的體量太大,所有地方政府都靠房地產賺錢,現在還在忽悠老百姓入市,以至于老百姓都相信房價只漲不跌”,謝國忠表示,1988年當他還在東京留學時,情況幾乎一模一樣,所有的東京人都相信房價地價只漲不跌,堅信土地是稀缺資源,最終結果東京的地價跌了85%。

  他表示,土地是稀缺資源是偽命題,因為中國根本不缺地,只不過是政府有意控制土地供應量抬高地價。

  對于近期傳聞房產稅將擴大試點,謝國忠認為,房產稅是一定要來,因為地方政府太窮了,土地財政熄火,地方政府只能依靠房產稅“撈錢”。

  “我說房地產有泡沫很久,但是有泡沫不代表會崩盤,因為在中國經濟里,政府的權利很大,政府的力量能推遲房地產市場拐點來臨,就如我預測2006年美國房價見頂,但由于各種復雜的金融衍生工具影響,2007年才真正見頂,這種拐點往往由外力引發(fā)”,謝國忠表示,歐債危機將成為導火線,房價在2012年出現反彈后還會繼續(xù)下跌,房地產進入長期熊市。

  房產稅消息滿天飛 擴圍有待經濟回穩(wěn)

  [顧云昌表示,在保有環(huán)節(jié)增加房產稅或者物業(yè)稅是必要的,但“從保持社會穩(wěn)定、經濟穩(wěn)定的角度來說,恐怕還是等一等比較合適”]

  盡管房產稅試點擴圍的落點區(qū)域和方案尚無明確消息,盡管專家表示目前并非試點擴圍的最佳時機,但穩(wěn)妥推進的方向卻再次被強調。

  29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作預算執(zhí)行情況報告時稱,要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稅收政策,加強交易環(huán)節(jié)和持有環(huán)節(jié)相關稅收征管,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同時,還將穩(wěn)步推進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

  房產稅近期難擴容

  結合今年以來謝旭人關于房產稅的幾次表態(tài)來看,這個表態(tài)并無特別之處。

  今年年初全國人大十一屆五次會議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謝旭人稱將適當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積極穩(wěn)妥地加以推進。今天7月底舉行的財政廳局長座談會上,謝旭人還提到,財政部門將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稅收政策,加強交易環(huán)節(jié)和持有環(huán)節(jié)相關稅收征管,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

  不過,在近期房產稅各種傳聞不斷的情況下,這一消息還是被廣泛關注。

  房產稅的傳聞在近期集中出現,其背景則是近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房地產成交量放大,房價持續(xù)升溫,因此作為健全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利用房產稅等市場手段代替“限購”等行政手段的討論再次高漲。

  8月中旬,有報道稱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地稅官員正在開展為期6個月的房產稅稅基評估集訓,接著新華社8月17日報道稱,房產稅開征技術日漸成熟。8月20日,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發(fā)布一則報道稱,湖南、湖北新版房產稅的征收細則正在制定中,新版本中已購存量二套房也將被征稅,不過稅率不會太高。但這些消息隨后又被否認。

  不過,有關專家并不認為目前是房產稅試點擴大的最佳時機。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2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保有環(huán)節(jié)增加房產稅或者物業(yè)稅是必要的,但“從保持社會穩(wěn)定、經濟穩(wěn)定的角度來說,恐怕還是等一等比較合適”。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陳杰也對記者表示,在經濟相對脆弱的時候,應該不會出激進的政策,“還是要等到經濟穩(wěn)定的時候!

  房產稅改革自2011年1月在上海、重慶試點至今,改革的步伐相對平穩(wěn)。兩地房產稅征收方式、對象和稅率都不盡相同。簡而言之,重慶是針對獨棟別墅、高端住房征稅,而上海是針對超過人均60平方米的新購住房。

  顧云昌表示,要把房產稅從高端和增量部分擴展到存量部分,恐怕并不簡單,減輕稅負和增加稅負應該同時進行,“比如增加了這個稅,其他稅要如何取消、歸并、改進!

  在目前地方財政緊張的狀況下,房產稅被認為是地方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可能性舉措。不過,從重慶的試點情況來看,依靠房產稅增加地方財源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數據顯示,2011年重慶的房產稅征收約1億元,而當年重慶市土地出讓收入為819億元。

  上海并沒有明確公布這部分房產稅的收入,不過2011年上海預算執(zhí)行情況報告稱,2011年上海征收房產稅達22.1億元。不過,此房產稅并非彼房產稅。而當年上海市土地出讓收入為1270億元。

  此前,顧云昌在海南博鰲舉辦的一場論壇上表示,房產稅有效果,但是不明顯,要替代土地出讓金還是差距太大。

  經適房存廢之爭

  在昨日舉行的第二屆“公共住房的未來”國際研討會上,顧云昌還回應了近期有地方宣布取消經適房的消息。他表示,保障房是租還是售、經適房是否要取消等,應該從各地實際情況出發(fā),具體要把握合適、合理與合規(guī)的原則。

  8月2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廳長劉洪濤透露,河南明年年底將全部取消經濟適用房,大力發(fā)展廉租房和公共租賃房。而原因有三:一是經濟適用房有許多人違規(guī)操作,易滋生腐敗;二是經濟適用房面積雖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但真正需要住房的仍然買不起,而買得起房的,又嫌房子面積太小;三是經濟適用房的購房資格審查在操作中很難認定。

  此前廣東省也提出,除已批準立項的項目外,暫停新建經濟適用住房,將其供應對象納入公租房供應范圍。

  今年初,江西省也提出,從2012年開始,各市縣停止新建經濟適用住房,將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三房合一”并軌建設,統一建設公共租賃住房。

  經適房的存廢之爭,是近年來保障房領域的一個熱點話題。我國的保障房建設,曾一度以經適房為主,近年來則又將公租房確定為重點。

  顧云昌說,關鍵是要從實際出發(fā),而且要看資金的回收情況。實際上,相對于公租房而言,顯然經濟適用房的資金回收要快得多。

  顧云昌對本報記者表示,關鍵是保障房的進出機制出了問題,在嚴格管控進出機制的前提下,繼續(xù)建設經適房,或者共有產權房,讓中低收入家庭享受房地產帶來的增值部分也是合理的,“不要隨便取消哪個房、否定哪個房。我覺得老百姓還是歡迎產權房的!

  房產稅改革不妨由“試點”上升至立法層面

  最近,關于房產稅改革成為坊間熱議焦點。目前,對于房產稅改革以及房產稅的功能,筆者覺得還存在一個認識誤區(qū),特別是將調控房價作為進行房產稅改革目的的認識,則在很大程度上對房產稅的功能和價值產生誤判。

  首先,房產稅是向居民直接征稅的直接稅,其征稅難度將會大于當前中國任何一個稅種。增值稅等都是企業(yè)繳納,政府控制企業(yè)的手段較多,征稅也就容易,個人所得稅由企業(yè)和單位進行代扣代繳,稅務機關和個人不直接發(fā)生關系,所以矛盾較少。而房產稅則不同,必須通過稅務機關上門一家一戶收繳,其征稅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由于對普通住房征稅,普通住房則不會像經營用房一樣產生貨幣收入,因此房產稅也就是對普通居民個人收入和所得以房產為載體進行征稅。居民收入多少?能否繳納得起成了考驗房產稅征收的重要衡量杠桿。

  其次,如果房產稅按照國外房產稅功能定位,以對居民所有住房普遍征稅,那么參照當前房屋評估或者市場價值,就是設計很低的稅率,一套房屋的年稅額也會上千元,再按照當前中國總體房產規(guī)模和住房擁有率程度(目前無法準確知道真實數據,但媒體調查中國城鎮(zhèn)住房擁有率達到85.39%,遠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計算,房產稅征稅規(guī)模將遠遠大于目前第一稅種增值稅,上升至中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稅種和影響最深刻的稅種,其影響程度要遠遠大于個人所得稅。

  第三,房產稅改革不能以簡單的單純稅種改革看待,而應該放到財稅體制改革等深水區(qū)改革大局中看待。可以說,中國未來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設的核心和基本問題就是政府財政體制和財政預算問題。這一特點決定了要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國家,就必須以財稅體制改革為首要切入點。具體來說,就是從限制政府征稅權開始,建立公開、透明、民主和法治的政府財政預算制度,實現“預算民主”和“稅權法定”。

  當然,房產稅作為直接稅之一,具有調節(jié)貧富差距等多種功能,在經濟社會中意義非常重大,因此在大多數國家普遍采用,中國推行房產稅改革,也是大勢所趨。所以,結合中國稅收改革局勢,特別是提高直接稅比例降低間接稅比例,調控二次分配等,在中國推進房產稅改革、建立完善的房產稅制度是必然的改革議題之一。既然如此,筆者認為將房產稅試點改革上升至立法層面,以房產稅立法改革為首要切入點和重要抓手,切實構建“預算民主”和“稅權法定”的政治體制改革框架和路徑選擇。(中國經濟時報)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