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飼料公司要上市了,一個名叫張鐵生的股東很快就要變成億萬富翁了,這一則消息傳來,勾起了一個當年的紅小兵對知青大哥的模糊記憶。
我知道張鐵生是在小學生時代,我們席地坐在學校的操場上,聽校長講那交“白卷英雄”的故事,校長念的是上級的紅頭文件還是報紙,已然記不清楚了。但是一個考試交白卷的能成為點心(典型),讓我們一群孩子很興奮。
考試不會答題,是古今同悲的事情,情急之下在試卷上投書直達上聽,也是古今常有的事情,但是古往今來,運氣最好的是張鐵生,他在試卷上寫的一封信,改變了他的命運,影響到很多人,也在中國“文革”史上留下了一筆。
回頭看張鐵生的信,大概是講述自己這段時間很忙,要忙生產隊的工作,要為貧下中農辦事,所以沒有時間復習,和有時間復習的其他人相比,覺得不公平。算不算無理取鬧?我覺得不算,只能算無理找理。其實當時的考試并不重要,影響錄取的權重很低,當時高中畢業(yè)生至少要做兩年工農兵(其實主要是上山下鄉(xiāng)插隊做農民,直接招工參軍一般人根本不敢想),才有被推薦的資格。工農兵上大學,由工農兵推薦,單看表面形式,確實是至公至平,但是當時工農兵都要忙著抓革命促生產,所以推薦大學生這項工作就由各級領導同志代勞了,拉拉關系走走后門,當時叫“資產階級法權”現(xiàn)在叫“權貴腐敗”也就難免了。
我認為張鐵生是個善于逆向思維的人,劍走偏鋒,正兒八經答題考不上,我就來篇革命檄文,反正我要表達,我要抗爭!蘇東坡說任何時代都有“天民之秀杰”,不甘于現(xiàn)狀,草根中總有想長成大樹的,客觀地講,張鐵生就是這樣的人,F(xiàn)在的孩子不會答題,也會表達,除了不滿更多的是幽默感:畫一只動物的爪子(百度的logo),恭敬地建議老師:“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嚴格地講,張鐵生沒有交嚴格意義上的白卷,“白卷英雄”是粉碎四人幫以后的說法。張鐵生抗爭得到了回應,張鐵生作為“反潮流”的典型不僅上了大學,還成了風云人物,到處作報告抨擊“資產階級反動教育路線”。張鐵生如果當時開個微博,粉絲之多就是姚晨神馬的恐怕也難望項背。
“文革”過去了,張鐵生成上市公司大股東了,人生際遇,世事變幻,令我們這些當時就知道他的人不免唏噓。作為60后,童年和“文革”重疊,不可能不懷念那個時代,但是我還是要認真地告訴年輕人:“文革”不是好東西,改革開放是好東西,民主法制是好東西,具體比較起來,“白卷”不是什么好東西,股票是個好東西,何況張鐵生拿的是原始股。老哥,恭喜發(fā)財哦!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