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熊錦秋:上市公司股份回購需預防副作用

  證監(jiān)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明確表示,支持和鼓勵有條件、有潛力的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份。筆者認為,回購股票政策推出同時要預防副作用,需完善相關配套制度。

  我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guī)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若是為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等情形則是允許的。2005年頒布的《上市公司回購公眾股份管理辦法》,則規(guī)定上市公司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需得到證監(jiān)會的無異議函方可實行,2008年的《關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補充規(guī)定》,對此規(guī)定僅需報證監(jiān)會和交易所備案,基本敞開了口子。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有利于提升股票投資價值。股份回購使公司債務資本比重上升,如果公司經營能力較強,債務融資成本率小于公司資本收益率,那么債務杠桿的使用可有效提升企業(yè)盈利。另外,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縮減了股本總額,而經營情況一般不會受此影響、利潤變化不大,由此可使股票每股盈余增加、凈資產收益率增加。

  對上市公司股東而言,股份回購也非常合算。公司回報投資者有兩種方式,包括發(fā)放現金股利或者將企業(yè)盈利回購股票,前者投資者需繳納紅利所得稅,后者卻不涉及。股份回購時股東把股票賣給公司,只會因此產生較為少量的交易費用;而對那些繼續(xù)持股的投資者而言,由于股份回購使得股票的每股盈余提升,股票價值由此得以提升、個人財富增加。因此,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被認為是股利替代工具,在成熟資本市場屢見不鮮。據統(tǒng)計,2007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回購股票金額達到驚人的5890億美元,這一金額超過了標普500公司當年2460億美元的現金分紅總額和5870億美元的盈利總額。

  對于A股市場上市公司,一般只見股本單向擴大、越來越趨于垃圾,因此,實行股份回購也應成為A股公司的股利替代工具,但需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要嚴防其中的股價操縱和內幕交易。美國為防止股份回購中的操縱有不少約束條款,比如規(guī)定任何公司回購額不得超過每天交易額的15%或每周交易額的10%;不可在開盤以及收盤的半小時回購股票等。A股市場對此雖有些類似規(guī)定,但尚不完善,主要是對企業(yè)單日回購比例沒有限制,由此極容易引起股價操縱和大起大落;另外,對在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決定產生前,一些內幕知情人的提前埋伏行為,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規(guī)制手段。

  其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必須予以注銷!豆痉ā芬(guī)定公司回購股份可注銷以減少注冊資本,也可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若用于獎勵職工,其收購資金來源于公司的稅后利潤,等于由股東掏錢獎勵職工,股東權益反而減少。目前社會公眾股權益本就沒有保障,其地位甚至不如公司員工等打工仔,在此市場草木皆兵的關鍵時刻,若再將回購股份獎勵員工,員工和內部人趁機發(fā)財,遭殃的還是股民。

  其三,上市公司回購也要兼顧債權人的利益。股份回購使企業(yè)凈資產減少,其償債能力也相應削弱,有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救市不是將一部分人利益轉移給另一部分人,為此回購方案要注意保護債權人利益。另外,回購也要兼顧企業(yè)實際,對于自有閑置資金少、經營利潤率低的企業(yè),就算股價破凈也不適合借債回購,公司借債經營收益率還趕不上銀行利息支出,負債越多,收益越少。

  其四,理性認識股份回購對提振股價的作用。股份回購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內在價值,這是對經營能力較強的公司而言,若公司治理一團糟,搞股份回購也沒有什么用。就算是經營較規(guī)范的公司,股份回購對股價的提升也是有限度的,國外實踐表明,這個比例一般在10%~20%,股民也不應失去理性盲目炒作。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