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徐培朝(左一)等人法庭受審。本報通訊員周元卿攝
中鼎財富(北京)軟件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鼎財富公司)總經理徐培朝帶領3名公司員工,在未經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的情況下,非法為他人提供證券咨詢服務,總經營數額達到850萬余元。昨天,徐培朝等4人因涉嫌非法經營罪在海淀法院受審。
>>數額
非法經營額850萬
45歲的徐培朝初中文化,是中鼎財富公司總經理,同案3人分別是該公司副總經理、銷售總監(jiān)和客服主管。
據檢察機關指控,2008年11月至2010年4月間,被告人徐培朝伙同被告人劉衛(wèi)鋒、張爽、陳晶在本市海淀區(qū)上地科實大廈、嘉華大廈B座1202室中鼎財富公司內,未經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非法為他人提供證券咨詢服務。
至案發(fā),被告人徐培朝、張爽、陳晶等人共為120名客戶提供證券咨詢服務,經營數額為450萬余元,被告人劉衛(wèi)鋒共為97名客戶提供證券咨詢服務,經營數額為400萬余元。
公訴人表示,被告人徐培朝、劉衛(wèi)峰、張爽、陳晶違反國家規(guī)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業(yè)務,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特別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告人劉衛(wèi)鋒、徐培朝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張爽、陳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
>>手段
雇外行推薦股票
對于檢方指控,徐培朝表示,他沒有為120名客戶做咨詢業(yè)務,另外他也不承認自己是主犯,稱他只是負責外圍的一些事情。
銷售總監(jiān)張爽供述稱,從2008年6月份開始他擔任中鼎財富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一職,負責業(yè)務部和銷售部。該公司在推廣出售炒股軟件的過程中,向客戶提供股票咨詢、推薦股票的服務,但是向客戶提供的咨詢信息都是憑借公司人員的工作經驗、私人關系口頭暗示等方式獲得,員工根本沒有專業(yè)股票知識或職稱。
客服主管陳晶說,他們主要是通過在云南衛(wèi)視做廣告,然后向客戶推銷軟件,逐步把客戶套牢,騙客戶的錢,該公司的客服部員工在出售軟件的同時也為客戶提示一些股市信息和為客戶推薦股票,主要是進行咨詢服務,軟件只是搭售產品。
近200名客戶作為證人出具了證言,表明中鼎財富公司雇用無專業(yè)股票知識的人員,向客戶推薦股票。由于人數較多,公訴人沒有詳細宣讀。
>>爭辯
到底構成什么罪名
徐培朝的辯護人說,在公安機關調查被害人的一份記錄中,被害人提到自己并沒有被騙。證券法沒有明確證券業(yè)務的范疇,中鼎財富公司從事的具體業(yè)務是什么需要進一步的考量,而且股票軟件銷售不需要國家特別許可,公司這塊的業(yè)務是合法的。中鼎財富公司沒有從事非法經營活動。而徐培朝既沒有直接參與也沒有直接從事與證券咨詢相關的實際業(yè)務,不屬于主犯。
其余三名被告人的辯護律師也提出,3人只是負責部分業(yè)務,屬于初犯、偶犯,可以從輕處罰。
對此公訴人表示,他們并沒有稱所有的被害人都是被騙的。證監(jiān)會出具的證明顯示中鼎財富公司不具有證券股票資格,因此起訴的罪名是非法經營罪,并不是詐騙罪。
本報記者王秋實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