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標題中所說的“刀”并非餐刀,而是雕刻刀哦。
馬丁·莫克是我國集郵愛好者十分熟悉的雕版大師,而鳥類郵票,又是我國專題集郵愛好者最為喜愛的專題之一。
在由馬丁·莫克親自操刀的《大雁》特種郵票即將發(fā)行之際,小編也收到了很多郵迷朋友的留言,希望可以介紹一下馬丁·莫克雕刻過的鳥類郵票。對于這個問題,可真是說來話長了。

說來也巧,馬丁·莫克雕刻的第一枚郵票,恰恰就是鳥——瑞典1977年發(fā)行的貓頭鷹普通郵票。
貓頭鷹是鸮形目鳥類的統(tǒng)稱,在中國常把貓頭鷹當作“不祥之鳥”,是厄運和死亡的象征。而在西方則完全不同。在希臘神話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愛鳥是一只小鸮,因而貓頭鷹也被認為是智慧的象征。
作為馬丁·莫克的第一件郵票作品,盡管這枚郵票還顯得有些生澀,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那一絲不茍的線條中感受到作者的敬業(yè)之心。
然而,它終究還是太過普通,在雕刻精品郵票不斷涌現(xiàn)的瑞典,這枚小小的貓頭鷹普票實在難以引起大家的眼球。作為智慧的象征,小編猜測在馬丁·莫克心中,一定有著這樣一個念頭:一定要雕刻出一枚出色的貓頭鷹郵票。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三十多年后的2014年,馬丁·莫克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他接受丹麥郵政的邀請,完成由丹麥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設計的“問候”郵票的雕刻制版工作。而在這枚圖案為藝術邊框的郵票左下角,赫然正是一只氣宇軒昂的貓頭鷹。
在一本名為《By Morck》的馬丁·莫克傳記中,作者花了十余頁的篇幅通過大量的圖稿和照片,著重講述了馬丁·莫克對于這枚郵票所付出的工作。
盡管這些工作對于馬丁來說,只是他幾十年藝術生涯的一個片段,但很難說沒有一份情結和執(zhí)念融于其中。或許這就是經(jīng)典成就的金光大道。
中國集郵 | 不僅有集郵的自媒體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