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契丹雄風今猶在 祖錢范證史之三

  文: 雁山泉聲

  北方草原民族——大契丹,從公元907年建國,到1125年 亡國,共傳承了9帝218年。契丹民族粗獷、勇猛、強悍、明智 的風格,注定了她在中國北方興起。在代表國家名片的錢幣上, 這一種偉大民族的雄壯氣慨表露無遺!

  一、大契丹——大文化。每一個統(tǒng)治者在他執(zhí)政期間,都要教化 人民,團結(jié)人民,為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服務。大契丹把教化民眾 的政治口號直接刻在鑄造錢幣的錢范上,使錢范原先單一的鑄幣功能發(fā)生了攺變,其內(nèi)涵大大超出了錢范本身,不得不說, 這是一項偉大的發(fā)明!同時,在錢范的背面書寫著“大富萬人” 四個大字,閃爍著“共產(chǎn)主義”光輝的先進思想。 在距今千年 之前的草原民族,竟然提出如此前瞻、民主、強盛的口號,豈 能不令歐洲空想社會主義者黯然失色!時至今日,走“共同富 !钡牡缆,仍然是我國廣大民眾共同的最高理想。在中國歷 史上,出現(xiàn)如此偉大的民族,怎能不教人肅然起敬!作為中華 民族的子孫怎能不為契丹文化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二、大契丹——大氣派。此契丹遼興宗耶律宗真鑄于公元1032年 (即北宋仁宗趙楨明道元年)的重熙通寶祖錢范,是“立式頂注、 分流直注”板型范,通高20厘米。腔內(nèi)澆注口下設兩條主澆道, 主澆道兩邊分列兩排錢模,以分澆道連接,每排五枚,共計20枚重熙通寶折三錢。

  一般陰刻祖錢范,設一條主澆道,置8至10枚折三錢模, 少的僅 4枚。似這樣大型的祖錢范,即使人稱我國范鑄錢幣工藝頂峰的南北朝時期,也難得一見,而契丹人竟做到了。試問, 沒有一望無際遼闊大草原的胸襟和氣度,怎能成就這驚世駭俗的范鑄巨制?!

  三、大契丹——大手筆。古泉園丁王老師在對古代系列鑄幣工藝 研究后得出結(jié)論:小錢用范,大錢用母,已得到泉界的廣泛認 同。是的,只要對金屬母錢范作系統(tǒng)整理、比較,我們就看到, 錢范所鑄的方孔圓錢,一般都是折三以下,折五以上的錢大都 用母錢鑄造。這一點,從泥子范身上也可以得到驗證。

  2011年,吳抒文先生的一件洪熙通寶折十(徑4厘米左右) 金屬母錢范,橫空出世,驚艷泉界?梢哉f,這是鑄幣工藝中 一件唯一的例外,——小錢用范,大錢用母,仍然管用。

  今日我們公布這件契丹文祖錢范,一范僅置二模,錢模精 雕細琢,刀痕歷歷在目,范體以石蠟呵護,極盡奢華高貴。最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范腔內(nèi)所鐫錢模的直徑竟然達到72毫米! 我們毫不夸張地說,在范腔內(nèi)置方孔圓錢的金屬錢范中(包括 祖錢范、母錢范),這件契丹文祖錢范,是目前所能見到的錢 模直徑最大者。業(yè)內(nèi)人士都知道,即便是一枚直徑72毫米的遼 代子錢,也已十分稀少,珍貴異常,更何況一件金屬祖錢范! 此,非大氣魄、大手筆者,豈敢作如此逆天的大舉措?

  有人認為,我國南北朝時期已將范鑄錢幣工藝推向了頂峰, 同時,也為母錢翻砂法鑄錢奠定了基礎。從此以后,范鑄錢幣法 為官方所摒棄,煙滅在歷史長河中。

  契丹從公元907年立國,到1125年滅亡。這一歷史階段正對 應中原地區(qū)的五代和北宋時期。今天,我們的專家,如果能見到 上面這三件契丹所鑄的金屬錢范,不知會作何感想,還能說出隋 唐以后“范鑄錢幣法為官方所摒棄,煙滅在歷

  史長河中!钡脑 語來嗎?

  正是:契丹雄風今猶在,不盡長江滾滾來!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