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字是公元1036年西夏皇帝李天昊令大臣野利仁榮創(chuàng)立的,60年代,中國語言學(xué)家研究俄羅斯保存的西夏文資料,編譯了一本《夏漢字典》。
我現(xiàn)在翻譯了第四枚,自己對照《夏漢字典》進行研究破譯的西夏文錢“菩寶如尋”,讀法(上下右左)
祭祀大花錢:直徑146mm,厚8.2mm,重861.6g
小平錢:直徑27.6mm,厚2.5mm,重7.1g


這二枚錢幣可以證明,西夏鑄造了此枚祭祀大花錢,文字風(fēng)格一致,互證為真。
夏漢字典是當(dāng)代語言學(xué)家研究西夏文字的工具書,肯定也有不準(zhǔn)確的地方,解譯難度很大。我按西夏字典解釋字意:第一個字“菩”:菩薩也。第二個字“寶”:寳也。第三個字“如”:1。假若,2;蛘撸h文意思:如果),3。一也。第四個字“尋”:1。尋,2。覓,3。找。
西夏把佛教是為國教,我經(jīng)過仔細(xì)查閱推敲認(rèn)為該錢可(試讀)為:“菩寶如尋”更符合西夏文字意。西夏的文字有很多相像之處,容易混亂。
我把這組“菩寶如尋”錢幣展示出來,請大家欣賞點評。中國文字的字義,千百年來有很大變化的,西夏文也是如此。西夏文字的翻譯是很艱苦的工作,需要多方求證,才能有一個準(zhǔn)確的翻譯結(jié)果。我的解譯是一個初級的工作,請大家不要笑話我,給予支持。我只是按字典初淺解釋。我懇請懂得西夏文錢幣文字的朋友進行討論交流。
來源:新浪收藏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