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大觀通寶 折五錢花 看古代錢幣鑄造工藝

 

  這是我的大觀通寶 折五錢的錢花。這明顯就是拆開模具,鑄造出錢幣的原始模樣。假如,我們弄來陶泥,上下兩片,壓到這個錢花上,就可以還原這組錢幣的陶范模樣。

  這是底部?梢钥吹降氖菨驳,用方塊狀物壓制成型。中間的紅銅絲,是固定澆斗,插入模具深處。

  奇怪的是,這澆道并不是一樣平。這樣看互相疊壓,假如反過來看模具,澆道是有高有低。

這澆斗是重復(fù)使用的工具。當(dāng)然,和這一枚錢花連在一起,是它最后一次工作。這澆斗是重復(fù)使用的工具。當(dāng)然,和這一枚錢花連在一起,是它最后一次工作。

  澆斗又有點像提手,但是,這樣的形狀,你可以想到,我們加入往這里倒銅水,停止的時候,剩余的一點點,就可以從把手邊流進(jìn)來,不會跑到外邊。

  這澆斗是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是粘接的,下部的的圓柱體,底下壓扁了,對面,也有 一個這樣的凹痕,這樣底部變窄了,可以降低銅水的流速。

  注意澆道的上邊,也是平的。而澆道邊,也有流銅。這說明,澆道和錢幣上部,也是封閉的模板。

看看錢幣邊緣、穿口、澆道邊的流銅。看看錢幣邊緣、穿口、澆道邊的流銅。

  還可以注意。錢幣邊緣留銅,不是在中間,而是在上端。這說明,下模板深,上模板淺。

看著幾枚鑄造出來的錢,都是一個娘生的。看著幾枚鑄造出來的錢,都是一個娘生的。
這一枚,光和影造成的錯覺。這一枚,光和影造成的錯覺。

  造假的,可能也要使用這種工藝。但是,我感覺到,這個錢花不是假的。主要是那個澆斗。這個錢花,我在水里煮了一個小時,綠色不退。我另一個咸豐重寶錢花可是推掉了很多,露出了底下的褒獎。

來源:永州藏泉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