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古城邑,為戰(zhàn)國趙地,在今山西離石縣西。
《永寧州志》(光緒)云:“趙魏之初,魏有西河之地,藺為趙之邊邑,與魏鄰。后魏之西河、上郡入于秦,趙藺、離石乃與秦鄰!

尖足布,多出土于晉北(今山西北部)一帶,多為為戰(zhàn)國早期(約公元前5-4世紀(jì))趙國鑄幣。
尖足布的特征是聳肩、方襠、尖足,少數(shù)肩稍平。平首尖足布系從空首尖足布演化而來,應(yīng)是平首布形制系列中最早出現(xiàn)者。
平首尖足分大小兩種,按鑄文分“一釿”和“半釿”二等制,俗稱“平首尖足大布”、“平首尖足小布”。大布如“甘丹,晉陽,茲氏,榆鄉(xiāng) 大陰,藺等”布錢,通體長8.5厘米,足距4.3-4.5厘米,重12克左右;錢正面模鑄城名或者地名,背鑄數(shù)目字;
小布如“藺半,茲氏半”等布錢,通體長4.4-5.5厘米,足距2.4-2.8厘米,重6.5克左右,錢正面也是模鑄城名或地名,少數(shù)是城名或者地名加上‘半’字,半指“半釿”,錢背也鑄數(shù)目字。
幣文均記地名,書體多變,以“晉陽”布為最,據(jù)考有40余種,如:離石、西都、中都、中陽、新城、藿人、虎虒、易、武安、武平以及平周、平州,寽阝、北茲、文陽、尚城(尚丘)等。
今發(fā)珍藏一枚戰(zhàn)國 “藺半” 大型尖足布朱批呈樣錢,請泉友老師鑒評,“藺”是貨幣單位,“藺半”如同半元,兩級錢制。尺寸:高:85mm; 肩寬:40mm; 足寬46.4mm ,厚度:3mm;重:33.9克。
所以判斷此泉為呈樣,一是厚度及重量均是行用錢兩倍,二是材料是金質(zhì)合金。三是鑄造精整,筆畫、邊郭凌厲峻拔;四是錢幣正面有朱批紅色印記。



藺布尺寸:高:84.5mm;肩寬:40mm;足寬:45.4mm,厚度:1.5mm,重:16.3克。



來源:新浪收藏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