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型尖足布朱批呈樣“大陰” 早期樣錢之三

  涅祁之重圜

  大陰,古地名,今已不可考;蛟唬捍,太也。太陰,山名。

  1,《十六國春秋別傳》 卷十四·西秦錄。。。 伏國仁,隴西鮮卑人,其先自漠北南出太陰山。五世有?鄰者,晉太始初,率戶五萬 。。。,

  2,太陰山,在今山西絳縣東南!跺居钣洝肪47絳縣:太陰山“在縣東南十里。崖壁峭絕,陽景不到,因曰太陰”。

  3,絳,古邑名。(1)春秋晉邑。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晉穆侯自曲沃遷都于此。孝侯改絳為翼,獻公增筑都城,方二里,至公元前585年景公遷于新田,也稱絳,因稱此為故絳。(2)春秋晉邑。在今山西省侯馬市西。晉景公自絳遷都于此,稱新絳或新田,亦稱為絳!蹲髠鳌废骞辏ㄇ550年):欒盈“以晝入絳”;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趙鞅入于絳”。皆指此。

  戰(zhàn)國時期,以“大陰”為名的鑄幣,有許多種,因此一定是個比較大的古城邑,如“藺”、“離石”等。據(jù)此推測,或以太陰山代指“絳”,因為沒有一種鑄幣以“絳”命名。

  今發(fā)珍藏一枚戰(zhàn)國 “大陰” 大型尖足布朱批呈樣錢,請泉友老師鑒評。尺寸:高:84.6mm; 肩寬:40mm; 足寬45.7mm ,厚度:3mm;重:39.3克。

  所以判斷此泉為呈樣,一是厚度及重量均是行用錢兩倍,二是材料是金質合金。三是鑄造精整,筆畫、邊郭凌厲峻拔;四是錢幣正面有朱批紅色印記。

 


 

來源:新浪收藏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