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契國長老
據(jù)諸譜所載,清代鎮(zhèn)庫大錢,唯有咸豐朝鑄之。傳世的咸豐鎮(zhèn)庫大錢,目前僅見三種版式,即咸豐元寶背寶泉鎮(zhèn)庫大錢、寶源局造背鎮(zhèn)庫大錢及咸豐通寶背大清鎮(zhèn)庫大錢等,華光普著《中國古錢大集》丁冊中均有載錄。據(jù)該書介紹,上述三品咸豐鎮(zhèn)庫大錢,存世極罕,均被定為一級品。其中咸豐通寶背大清鎮(zhèn)庫大錢,為雷州市博物館所藏,銅質金黃,直徑141mm,厚9mm,重1050克。
筆者早年曾收藏兩枚咸豐元寶背寶泉鎮(zhèn)庫黃銅大錢和兩枚寶源局造背鎮(zhèn)庫黃銅大錢,詳見(圖1)、(圖2)、(圖3)、(圖4)所示。今披露于世,以與泉界同好共同鑒賞。其中(圖1)、(圖3)所示鎮(zhèn)庫大錢,錢文俊秀,筆力遒勁,字深肉厚,幾未磨損,鑄工精整,當系母錢。而(圖2)、(圖4)所示咸豐鎮(zhèn)庫大錢,雖鑄工亦屬精美之列,但有明顯磨損的痕跡,當系傳世品。
咸豐元寶背寶泉鎮(zhèn)庫黃銅大錢(圖1),早年得自鐵嶺。黃銅質,銅質精細,銅色金黃,質地光潔,包漿熟舊,一眼開門。錢文楷書,端莊俊秀,筆力遒勁,當為名家所書。錢體渾厚,字口深峻,幾未磨損,鑄工精美絕倫,當系官鑄母錢。直徑114mm,厚13.9mm,重1010克。
咸豐元寶背寶泉鎮(zhèn)庫黃銅大錢(圖2),早年得自鐵嶺。黃銅質,銅質精良,銅色金黃,間有綠銹,包漿熟舊,古氣盎然。錢文楷書,端莊俊秀,筆力遒勁,當為名家所書。細觀錢體,有明顯磨損的痕跡,系傳世品。錢體厚重,鑄工精整,當系官鑄正品。直徑114.5mm,厚12.4mm,重900克。與(圖1)所示鎮(zhèn)庫大錢當屬同一種版式。
寶源局造背鎮(zhèn)庫黃銅大錢(圖3),早年得自鐵嶺。黃銅質,銅質精細,銅色金黃,包漿熟舊。錢文楷書,端莊俊秀,筆力遒勁,當為名家所書。錢體渾厚,字口深峻,幾未磨損,鑄工精湛,當系官鑄母錢。直徑113.4mm,厚10.1mm,重700克。
寶源局造背鎮(zhèn)庫黃銅大錢(圖4)早年得自鐵嶺。黃銅質,銅質精良,銅色金黃,間有綠銹,通體呈古銅色包漿,熟舊自然。錢文楷書,端莊俊秀,筆力遒勁,當為名家所書。細觀錢體,表面有磨損的痕跡,系傳世品。錢體渾厚,鑄工精整,當系官鑄正品。直徑113.1mm,厚9.1mm,重625克。與(圖3)所示鎮(zhèn)庫大錢當屬同一種版式。
對于古代鎮(zhèn)庫大錢的認定,目前泉界似乎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qū)。例如有的錢幣著作或錢譜,常將古代一些大型或特大型的年號錢、國號錢 認定為鎮(zhèn)庫錢,而卻沒說出任何考證依據(jù),著實令人不明所以。這種僅憑主觀猜測而隨意下的結論,顯然是經不起推敲和沒有說服力的,只會給后人留下話柄。筆者認為,只有那些其上明確鑄有“鎮(zhèn)庫”二字的古錢幣,才是名副其實的鎮(zhèn)庫大錢。
咸豐元寶背寶泉鎮(zhèn)庫黃銅母錢


。ㄖ睆114mm 厚13.9mm 重1010克)
咸豐元寶背寶泉鎮(zhèn)庫黃銅大錢


(直徑114.5mm 厚12.4mm 重900克)
寶源局造背鎮(zhèn)庫黃銅母錢


。ㄖ睆113.4mm 厚10.1mm 重700克)
寶源局造背鎮(zhèn)庫黃銅大錢


。ㄖ睆113.1mm 厚9mm 重625克)
契國長老
2016年6月4日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