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驛使,頭戴黑幘
身穿右襟寬袖衣
足蹬長靴,手持憑信
驛馬四足騰空
驛使穩(wěn)坐馬背
1972年在甘肅嘉峪關魏晉墓葬中出土的“驛使圖畫像磚”,忠實地記載了1700年前河西走廊地區(qū)的郵驛情況,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郵驛制度的圖像資料。躍馬傳書的古代驛使,也悄然成為郵政形象大使。
1982年,為紀念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中國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小型張一枚,主圖是這幅驛使圖畫像。
中國郵政儲蓄綠卡的卡面也選用了文化底蘊深厚的驛使圖。
日前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二季)向我們展示了這件珍貴的國寶。從“家書抵萬金”的等待到信息的即時傳遞,驛使圖背后的通信之光照耀古今。正如《國家寶藏》解說詞所說:我志愿守護“驛使圖畫像磚”,守護歷史,守護國之血脈。
讓我們一起走進《國家寶藏》,走進“驛使圖畫像磚”的前世傳奇。
(內(nèi)容來源:中央電視臺、《集郵》雜志)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