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故宮沒什么好看的?

  本文來源:寶庫  微信號:baokuchina

  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還能干什么?過去我是不知道,今年最時髦的絕對是進故宮賞月看燈。

圖片來自故宮官方微博圖片來自故宮官方微博

  媒體還給大家列出了瀏覽線路:

 入場前觀燈光美景

午門城樓參觀“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

東雁翅樓欣賞琵琶演奏

東南角樓觀看影片《角樓》

東華門城樓參觀“紫禁城建筑藝術(shù)”展覽

觀賞名畫投影,《千里江山圖》等

故宮夜間開放的不是院內(nèi)展廳,

場景布置主要以燈光投射為主。

  網(wǎng)友們看過“上元之夜”現(xiàn)場彩排圖片,紛紛吐槽這就是個“春晚故宮分會場”。還有網(wǎng)友直言:沒什么好看的!

  故宮沒什么好看的?這句話,我是相當不贊同了

  故宮除了文物,展廳外的建筑就夠我們消化一陣子了!

  我們不妨按照這個線路走一走,看看沿路都有哪些驚喜。

  當你走進午門,5座由漢白玉砌成的虹橋——金水橋引入眼簾,氣勢磅礴。

故宮的金水橋故宮的金水橋

  從昭德門、貞度門的外側(cè)到金水橋的外側(cè),再到午門中門,兩條直線夾角是60°,而從昭德門、貞度門的內(nèi)側(cè)到金水橋中橋的夾角也是60°,60°是人類的最佳視域。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所以,如果你想看三個大門的全景,你可以選擇站在午門中間,當你走到金水橋的中橋,留在你眼里的最佳建筑就是太和門了。

  往往人們最常忽略的這一部分,其實埋了個巨大的彩蛋,這個彩蛋足以讓你叫醒整個故宮!

  這里有一些中間開口的望柱,它們是故宮的報警系統(tǒng),學名“石別拉”。

金門橋旁邊的石別拉金門橋旁邊的石別拉

  這種報警系統(tǒng),由故宮欄板上的望柱頭改造而成,望柱頭本質(zhì)上是一塊實心的漢白玉石,當你把它的心掏空,它就成了報警系統(tǒng)!

石別拉結(jié)構(gòu)石別拉結(jié)構(gòu)

  這是什么神奇的操作?石頭還能報警?

  熱愛古裝戲的朋友肯定有印象,紫禁城出現(xiàn)緊急情況時,城里的護衛(wèi)就會吹響號子,發(fā)出“嗚、嗚”的類似螺聲的警報聲,渾厚嘹亮的聲音傳遍整個紫禁城,駐扎在京城的衛(wèi)士門聽到警報聲后,就會迅速集合,各就各位。

  實際上故宮里的侍衛(wèi)都不會這么干,當外敵從午門入侵時,他們會用約10厘米長的牛角狀喇叭,插入望柱頭的洞內(nèi),使勁吹喇叭,喇叭發(fā)出的聲音,會被放大飛快傳遍四周。

  警報系統(tǒng)的聲音傳遞是從前到后像接力賽一樣進行的,比如,喇叭從午門吹響,聲音會傳到太和門廣場,太和門廣場警衛(wèi)聽到后,再吹響石別拉,聲音可傳至東華門、西華門、三大殿……依次進行下去,直到最后神武門也能聽到,不到一分鐘,整個紫禁城就都能聽到警報聲。

故宮平面圖:聲音從午門傳遞到神武門 圖片來源于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故宮平面圖:聲音從午門傳遞到神武門 圖片來源于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個中原理,理科大牛絕對比我清楚!

  比起當下的廣播真是環(huán)保又省電,就是對肺活量要求有點高。

  石別拉可以稱得上是紫禁城建筑藝術(shù)與建筑技藝結(jié)合的完美典范。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滄桑,故宮里很多石別拉可能被新石材替換了,也可能洞口被各種雜物堵上了,導致現(xiàn)存的石別拉位置并不對稱。

  所以,即使你非常賣力在洞口吹喇叭,可能也沒辦法響徹整個紫禁城了。

綠色標注的是空心的石別拉綠色標注的是空心的石別拉

  除了這些凝結(jié)智慧的警報系統(tǒng),在參觀故宮各大殿之前,踏過長長的臺階也大有來頭,這些兼具承托建筑物和防潮、防腐的功能的底座,也會給人以厚實、穩(wěn)重之感。

  專業(yè)人士稱之為“須彌座”,由佛像座演化而來。

  如何判斷故宮建筑的等級?我有三招!

 須彌座須彌座

  須彌座越高,等級越高

  故宮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屬于三臺形式,包含三層須彌座:上層、中層、底層。

太和殿剖面圖太和殿剖面圖

  這種三層或者兩層須彌座形式,只用在極其重要的建筑上。

  級別不那么重要的建筑就只有一層,比如故宮的太和門。

一層須彌座代表:太和門一層須彌座代表:太和門

  級別再低一些的建筑用的是普通臺基,最次等級的建筑,臺基還要低,可能就一尺左右高。

  所以,參觀古建時,光看臺基的高度,就能判別這個建筑物的重要程度。

  是不是簡單粗暴又好用?

三層須彌座代表:太和殿三層須彌座代表:太和殿

  不過,愛動腦筋的朋友可能會有新問題:同屬三層須彌座三大殿之間怎么排序呢?

  紋飾越精美,等級越高

  中國人最講究細節(jié)了,三大殿下的須彌座都刻有紋飾,功能和等級不同,雕刻紋飾也隨之變化。

太和殿須彌座太和殿須彌座

  太和殿的須彌座幾乎每一層都有紋飾,在須彌座上、下枋(fāng)刻卷草紋,上、下梟均刻蓮花瓣,并在蓮花瓣上刻三福云,束腰則為椀花結(jié)帶紋,寓意江山萬代,代代相傳。

  圭角位置的紋飾一般是素線卷云,寓意皇帝的江山是上天授予,與天庭地位相當。

  其他兩個宮殿的紋飾就沒那么精致了,它們下枋刻有較為活潑的八寶圖案。

保和殿須彌座保和殿須彌座
中和殿須彌座中和殿須彌座

  其他層的紋飾也無法與太和殿媲美,這種細微的紋飾變化,恰恰彰顯了太和殿的莊嚴與肅穆,種種細節(jié)說明,須彌座紋飾越精美,建筑等級越高。

  屋脊神獸越多,等級越高

  不過紋飾辨別法也是有缺陷在的,紋飾一旦被風雨磨平了棱角,就可能壓根看不出圖案了。

  這時候你只需要抬頭看屋脊:屋脊上裝飾物越多,建筑等級越高。

  在故宮的所有宮殿里,太和殿是唯一有十個飾物的建筑,中和殿是七個、保和殿是九個,怎么排序,肯定人人都能答對吧!

太和殿屋脊上的神獸:鴟吻、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太和殿屋脊上的神獸:鴟吻、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

  在屋脊排頭是一個騎著鳳凰的仙人,最后面最大的獸頭是“垂獸”,在仙人與垂獸之間的統(tǒng)稱“走獸”,走獸的數(shù)量決定了建筑的等級。

  建筑師如果要降低建筑等級,就會從末尾的神獸開始減少,

  再出道題考考大家:請問,保和殿屋脊上的神獸比太和殿少了哪一只?

太和殿屋脊上的行什太和殿屋脊上的行什

  對,答案就是行什!

  這個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行什,壓根就是為太和殿而生的!

  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建筑極其重要,為了嚴格區(qū)分它們的等級,宮里的建筑師們也是煞費苦心。

  用須彌座既滿足了建筑承載力需求,又在建筑藝術(shù)、建筑色彩等方面與建筑整體形成有機的統(tǒng)一。

  光禿禿、平整整屋脊上的神獸,既美化了建筑,又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期盼和寄托。

  那游覽線路里的故宮角樓有啥可看的?

  紫禁城城墻的四個角落,每一個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

故宮角樓故宮角樓

  這些角樓建造于明朝,造型奇特,它們是故宮里最復雜的建筑,完美展示了紫禁城建筑美學和建筑結(jié)構(gòu)。

  大家將要看到的動畫《角樓》,用三維動畫揭秘了民間傳說“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神秘結(jié)構(gòu),人們不用一根釘子、一塊木頭,就能用榫卯結(jié)構(gòu)把上萬塊木頭組合成七十二條體的美麗神奇的建筑。

角樓立體平面圖角樓立體平面圖

  在故宮,除了那些氣勢恢宏的建筑外,還有很多不起眼卻有故事的寶貝:比如這些大缸,在明清時期被稱為“門!薄凹楦住薄疤礁住,主要用途就是執(zhí)行防火任務(wù),這說明,故宮真的經(jīng)常失火。

 故宮水缸故宮水缸

  在紫禁城的300多口銅缸鐵缸里,鎏金銅缸目前僅存18口,據(jù)史料記載,這種鎏金銅缸每口約重1696斤,光是缸外覆蓋的黃金就100兩,整只缸花費超1500兩白銀。

  八國聯(lián)軍看到這樣的寶貝,真是興奮激動又惱火燒心啊,看到金山搬不走怎么辦?

  他們選擇用刀將鍍金一刀一刀刮下來,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水缸上的刀痕,那也是我們曾經(jīng)受過的傷。

刀痕累累的故宮水缸刀痕累累的故宮水缸

  在銅缸下面是一個灶臺,冬天,宮里為了避免缸里的水結(jié)冰,會時不時燒把火給它加熱。

  現(xiàn)在它的主要功能已經(jīng)不再是防火,可能更多的是被人們用來扔硬幣許愿?

  另外一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非常接地氣,在三萬平米的太和殿前廣場地面上,左右各有一行小方磚,整齊的排列在地上,呈“八”字形一直延伸到太和門。

  大家能不能猜出這是干嘛的?

太和殿廣場上的石線太和殿廣場上的石線

  實物是醬紫的:

太和殿廣場上的石線太和殿廣場上的石線

  這種白色小方磚叫做“儀仗墩”,皇上出行或者舉行大典禮時要威風,成千上萬人的陣勢是要有的,井然有序那是基本要求,所以為了防止隊伍站歪了,就在地上放了這些小方塊,一個方塊站一個人,類似上學那會兒我們做操戰(zhàn)隊的格子。

  是不是非常實用接地氣?

  類似這樣蘊含大智慧的細節(jié)太多太多,也希望朋友們多去故宮找彩蛋。

  關(guān)于故宮,真的有很多東西值得學習探索,了解故宮,就是了解五千年中華文化,又好像是在翻閱一本厚重的家庭相冊,會有誰對自己的家庭不感興趣呢?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