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如意銀餅福祿盈門

  如意銀餅 福祿盈門

  雁山泉聲

壽星銀餅、如意銀餅、筆寶銀餅,是臺灣地區(qū)最早出現(xiàn)的 圓形銀貨幣。

  壽星銀餅、如意銀餅、筆寶銀餅,是臺灣地區(qū)最早出現(xiàn)的 圓形銀貨幣。

  上圖是筆者收藏的一枚臺灣早期的如意銀餅,它身上帶有 “!薄暗摗贝劣。

  孫浩在《百年銀元》中介紹道:如意銀餅重六錢八分,實 重24.9—26.3克,正面有“府庫軍餉”四字,意為臺灣府庫發(fā) 行的軍餉,故可認定為具有官方地位的正式貨幣而非私版。銀 餅正面圖案是聚寶盆及珍寶樹,中間有“寶”字,兩側(cè)是“萬” 字,即萬寶聚財?shù)募檎Z。背面為兩支交叉的如意,配合正面 即“萬寶如意”也,左右有“足紋通行”四字,下方六字戳印, 此為“六”的上部與“八”的合體,故此“六”字的意思是 “六八”,即重六錢八分。

  孫浩在《百年銀元》中又介紹道:如意銀餅應如《臺灣 通史》所載于咸豐三年(1853年)發(fā)行,從留存的實物只有 一種版式判斷,制作期很短暫。雖然發(fā)行時間不長,但戳記 依然很多,這是當時環(huán)境下的特色,銀貨都要經(jīng)過鏨印鑒定 是否灌鉛夾錫以辨真?zhèn)巍?/P>

  看本人收藏的這枚“如意銀餅”,正背兩面的戳記所鏨印 的“!薄暗摗倍,非常規(guī)范,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這些戳記,據(jù)孫浩推測:可能是制作工匠鋪號,為保證銀餅 的成色而作。這是古今全球通行的慣例,在貴金屬制作的首飾、 器皿上留商號名,以示負責。

  這枚銀餅上的戳記,我們可以理解為:此“如意銀餅”打 上兩道戳記,說明此物當時已被驗證,符合要求,確系當年真 品無疑!

  然而,上文孫浩先生還曾說過,“留存的實物只有一種版 式”。下圖錄自孫浩《百年銀元》第179頁。

  本人收藏的“如意銀餅”與孫先生認定的(上圖)“如意 銀餅”有多處不同。不同之處,下圖已用紅線標出。

  經(jīng)比對,兩枚如意銀餅,屬于兩種不同的版別。那么孫先 生所說的“存世僅留下一種版式”,顯然與事實不符。

  銀餅愛稱“如意”,另加戳記“!啊暗摗,整體美觀大 方,彰顯安慶吉祥,平添無窮喜色。人人喜愛,泉家追逐,實 在情理之中也!

  正是: 如意銀餅,福祿盈門!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