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鑄造鐵錢用的母錢,通常稱之為鐵母。要判斷某某銅錢是否是鐵母,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同版式的鐵錢存世。當然也有個別例外的情況。由于鐵母是專門用來鑄造鐵錢的母錢,通常不參于流通行用,所以留存下來的極少,這也正是鐵母歷來為藏家所青睞的主要原因。
由于兩宋是歷史上鑄造鐵錢最多的朝代,所以遺存的鐵母相對來說也最多,其中不乏珍稀之品。如南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年)所鑄造的嘉泰元寶背上川二下三十九折三鐵母即為其例之一,詳見(圖1)、(圖3)所示。其中(圖1)、(圖2)摘自華光普著《中國古錢大集》乙冊,(圖3)為筆者所藏。對于(圖1)所示鐵母,華光普在該書中曾注曰:“此為元寶類中之僅見品!
。▓D2)所示嘉定元寶背上川二下三十九鐵錢,與(圖1)所示鐵母酷肖,當系同一種版式。由此可以證明,(圖1)所示折三銅錢確系鐵母。
(圖3)所示嘉泰元寶背上川二下三十九折三鐵母,出自遼北地區(qū)。青銅質,銅質精良,銅色暗紅。通體銹色翠綠,入骨生根,系開門見山之品。錢文瘦金體,典雅秀麗,饒具徽廟遺風。鑄工精整,當出自官爐。直徑30mm,厚2.1mm,重8克。此鐵母的發(fā)現, 改變了其為“僅見品”的說法。
關于上述三泉背文川字的解釋泉界有兩種說法,一說川指四川邛洲惠民監(jiān),一說川指四川邛洲嘉定監(jiān)。筆者贊成前一種說法。而關于背穿上、穿下數字的解釋,臺灣張豐志教授在《南宋鐵錢泉譜》一書中則如是說:“穿上一二三與穿下爐次相關,意義不知。穿下數字指的當是爐次由三十八至四十一,接續(xù)前朝慶元的三十七爐次!贝苏f當可取也。
契國長老
2018年11月9日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