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鄱陽湖》第一枚郵票竟然藏著這么多秘密

中國集郵  


石鐘山號稱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即將發(fā)行的2019-15《鄱陽湖》特種郵票里第一枚便是。


當年蘇軾曾三游石鐘山,在宋神宗元豐7年(公元1084年),他與長子蘇邁夜訪石鐘山,聽見山下石穴中發(fā)出“涵澹澎湃”之聲,有感而發(fā)并作《石鐘山記》,石鐘山由此名揚天下。


初入石鐘山,并沒有如蘇軾所說的“涵澹澎湃”,反而尋得一絲靜謐。郁郁蔥蔥的植被將整座島嶼完全覆蓋,彷佛置身于一個天然綠傘的保護之下。


亭臺樓榭蜿蜒曲折,像極了蘇州園林。忽有兩三小兒在飽含激憤、憂國憂民的石刻間玩耍嬉笑,似乎是對這些石刻者們最好的慰藉。




穿過亭榭,拾級而上,可以探尋晚清名將彭玉麟的足跡。彭玉麟一不愛官,二不愛財,自稱“梅花使者”。他筆下梅花“干如鐵、枝如鋼、花如淚”,畫梅十萬幅,詠梅詩百首。


就在石鐘山,彭玉麟及其老師曾國藩擊敗了太平軍精銳之師,獲得咸豐帝嘉獎,并建立忠烈祠、報慈禪林和浣香別墅。



行至石巖壁,不經(jīng)意往外一看,頓時撥云見天,心情瞬間敞亮!

 




不由得加快腳步,行至清濁亭。“鄱陽湖上好風光,風帆飛去水天長。漁家笑唱豐收樂,歌聲滿湖魚滿艙。”一曲漁民小調(diào)是此時最完美的寫照。正如郵票上看到的一樣:江湖廣闊,天地悠悠。



也就是在這里,周瑜練兵進擊赤壁,大破曹軍八十萬;朱元璋、陳友諒的曠世水戰(zhàn)也出沒于此山左右;曾國藩、彭玉麟指揮湘軍水師與太平軍在湖口鏖戰(zhàn)十載,都以石鐘山為基地進取攻守。


如今戰(zhàn)事封塵,人們在這里只見天高水長,清濁亭內(nèi)江湖再見,一笑泯恩仇。

 


駕舟泛鄱湖,回望石鐘山,才突然感受到了蘇軾所描寫的“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之言辭。這和山中園林截然相反,是“外形猛虎,心嗅薔薇”的最佳寫照。



舟行漸遠,貨船從眼前慢慢駛過,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千里江山圖》的壯景。《鄱陽湖》郵票的發(fā)行,正是對祖國美好江山的展示。








中國集郵 | 不僅有集郵的自媒體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