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風之子——集郵特約撰稿人何國輝在2010-7-29 15:49:00的發(fā)言:
2010年《集郵》雜志增刊16期刊登的《未發(fā)行的“中銀錯片”問題探求》文章中說:“據(jù)當時的權威人士透露,其確切數(shù)字為97800枚! 1991年原中國郵票總公司對外界公布的未收回錯片量為73699枚。而郵電部《通報》稱:截止1990年8月15日流出量為76407枚。雖然幾個數(shù)據(jù)不盡相同,但在10萬枚以內是可以肯定的。
以下是引用東方鶴在2010-8-9 22:57:00的發(fā)言:
趙兄:你因為擁有據(jù)稱超過8000片中銀(傳聞未經證實)雖近萬元猶不舍得出售而名動江湖,被奉為聞名郵界的片王,你對郵票投資的執(zhí)著和對郵市的貢獻令我敬佩。你我都是郵界老人,當年北京關于大褲衩的這個傳聞屬實否?
以下是引用巴特菲在2016/5/31 21:58:00的發(fā)言:
如果,能收到的5萬枚以上,再當眾銷毀3萬枚。存世就減少一半。。。。價格不止翻一倍
以下是引用fx在2016/11/1 18:33:00的發(fā)言:
有人說,他在市場上曾見到過一個原包片藍!中國郵界藏龍臥虎,僅我家鄉(xiāng)錦州,片藍大戶也不下十位之多。有人統(tǒng)計過,估計能達到2000片!《中銀錯片》都集中在少數(shù)人手里被少數(shù)人所控制,還會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數(shù)量不等的“土圍子”。
湯一滸在 2016/10/8 13:05:00 來信中寫道:
趙先生好,片藍在您地方,還有很多嗎?有沒有想過將這個品種到交易所上市? 片藍和錦州大褲釵在市場一直很有名氣,是市場老人的代表。片藍7萬多枚的量,在今天很多縮量品種面前,也不能說非常稀少,如果能托管超過8000枚以上,我可以運作這件事情,在中南郵票交易中心。
片藍流失量研究后記 上海華先生:……當時我對片藍流失數(shù)只知道有兩個說法,一個講一萬,一個講七萬,誰對誰錯不知道,于是我發(fā)文問趙復興,為什么不出來解釋?從趙文最初的回答看,他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已身心疲憊,沒有新鮮感,沒有動力。但是從傳來文章看,我已明白大體的對錯,看到這個問題的研究價值,于是就決定幫他,做進一步的探討。我請他傳來幾篇原文。于是決定從文獻分析的角度來論證。文章草稿后,我想做些實證,補救單純推理論證的不足。于是我找了一個市場大佬,認識有10多年了。問他對片藍流失量有什么看法,他說,知道啊,有定論。文件上說的,是七萬。我說,除此以外還有證據(jù)嗎?他說,有啊,有個叫大褲衩子的,遼寧人,他最多時一個人有3萬枚。我說,不會吧,我現(xiàn)在就是和他合作在研究這個問題。我們沒有再說下去…………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