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新郵實寄封的10個建議
收集新郵首日實寄封比單純收集郵票更具挑戰(zhàn)性,也更有意義,喜歡制作新郵實寄封的郵友也越來越多,但筆者在與郵友互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著很多問題,于是筆者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向制作、收集新郵實寄封的郵友提出10點小建議。
(1)要符資。由于首日封常常是貼整套郵票,很多郵友不注意郵資問題,超資情況特別嚴重,比如亞洲沙灘運動會的首日封上郵票面值為3.6元,這時就應該貼上0.2元(本埠)或者0.6元(外埠)寄掛號信,而不能直接當平信郵寄。要是仍高于掛號信郵資,可在封內夾帶東西,當超重處理。另外,補資應使用普票,以免喧賓奪主。
(2)預留蓋戳空間。一般紀念封或首日封設計得都比較緊湊,空白空間較少,需要補資時,部分郵友不注意貼票位置,導致日戳蓋在圖案或地址上,從而影響美觀甚至影響投遞,因此,貼票時應仔細考慮,為日戳留下空間,必要時也可以貼票后先蓋戳再寫地址。
(3)書寫要工整。字可以不漂亮,畢竟不是書法家,但用不用心寫卻一眼就可以看出,切勿貪圖快而寫得很潦草,甚至涂改,無論如何,工整的字跡都會令人愉悅。另外,以使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為宜,盡量不用圓珠筆甚至鉛筆。
(4)信息應完整。有的郵友為了省時間,不寫寄件人的信息,嚴格來講,這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實寄封,至少,都應該寫上某某市某某郵局然后簽名寫上郵編。
(5)盡量手寫。部分郵友可能寄封較多,嫌書寫地址麻煩,直接將地址打印出來貼上,個人始終覺得貼上的姓名地址如同路邊亂貼的小廣告,看著礙眼。要是實在不想手寫,也可以設置好模版直接將有關信息打印在信封上,不過,模版一定要設置合理,否則可能打印出來位置不對,顯得不倫不類。
(6)切不可用空封。信封一般都比較軟,在郵寄過程中易產(chǎn)生折痕,影響美觀。因此,封內最好放入幾張紙墊著,比如首日封里可以放入幾張新郵預報,要是有時間,盡量把紙折到比封略小,剛好能裝下為宜,這樣能較好地保護信封。
(7)封舌不必貼上。封內若無重要東西,只需將封舌向內折入信封即可,不必貼上。否則,收信人勢必要割開或剪開信封,影響封的完整與美觀。
(8)紀念戳與日戳。部分郵友直接用制作精美的紀念戳銷資,而不蓋上郵政日戳,其實,紀念戳多是批量使用,多個郵局同時使用,若無郵政日戳,則無法反映寄出郵局的信息,因此,應在紀念戳旁加蓋日戳,當然,日戳不必蓋在郵票上。
(9)親手遞交給郵局工作人員蓋戳,F(xiàn)在好多地方郵局對蓋戳監(jiān)督不力,筒取的信日戳經(jīng)常蓋得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失去意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親手交給郵局工作人員蓋戳,若說明是集郵品,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會很熱心地幫忙的。
(10)落地戳必不可少。作為一封完整的實寄封,落地戳必不可少,不過現(xiàn)在缺蓋落地戳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因此,收到封后,一定要檢查有沒有落地戳,若沒有,應當馬上去所在郵局補蓋。
(這篇文章曾發(fā)表于《中國集郵報》,近日有朋友問起新郵實寄封制作問題,特發(fā)此文)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