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資封片從JP154起改由企業(yè)發(fā)行,并擴大了自建國以來幾十年一貫制的片幅尺寸,JP片等于另起了爐灶。從JP1截止到JP153已是完整的JP國版系列大全套。由于其中有一套多枚,總片數(shù)已達200枚。一個定位冊很難裝得下,這就必然要分成A.B兩冊分裝。再加上由于縮量,已由原來的“金字塔”變成了有上下兩個頂尖的“菱形錐體”,既而形成前后兩個"山口"。JP152和JF78分別在B冊里的龍頭地位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客觀現(xiàn)實。
投資封片就應抓住兩頭,要么投資前期量小精品,要么就投資縮量到拐點的JF78或JP152。投資它們與投資前期量小精品異曲同工!因為它們同樣都是菱形倒金字塔上的“山口”和“瓶頸”,并量差懸殊、籌碼集中、易搜集。投資前期得分別兼顧30個品種,有限資金易被打散。而投資后期縮量封片,只需將財力集中到一個點上,主攻JF78或JP152各一個品種就OK了,其它都可不予理睬。抓住龍頭、掐住瓶頸、把住山口,連神仙拿你都沒有辦法!
老生常說:量價比絕不是乘與除的倍數(shù)關系,而是成幾何積數(shù)、是冪的關系。比如JP6與JP7、猴與雞等,它們比彼量差并不很大,可價格卻大相徑庭。而且,時間越久價格相差會越懸殊,今天差一倍明天將差10倍、20倍……!老生還曾說過:想當初彼此價差不大時,若把錢都投到JP6上,何必又片8、片9、片12的?在價格都很便宜的當初,把財力都集中到猴票上,干嘛還分散投資什么雞、狗又兔的?其實,抓住JP152和JF78跟當年抓住JP6或猴票都是一樣道理——【山口理論】。
JP紀念郵資片發(fā)行的速度之快.頻率之高,令人咋舌?磥恚瑖鍶P大全套無論如何拆分或劃段,按A.B兩冊分裝已成定局。在A冊老片里,包括JP3、4、5、6、7、8等,可以說個個都是山口和瓶頸。而在B冊里只需抓住一個JP152足矣!在B冊里,JF78和JP152就相當于A冊中的JF1和JP6,是配齊B冊的山口和瓶頸。JF.JP兩大系列里的量小精品都集中在A冊里,而B冊是垃圾成群、一堆也不值幾個錢,真正值錢部分都集中在為數(shù)不多的縮量封片里,尤其是JF78和JP152更加突出。
如果在一個大國里,駕鞭子趕的成群的副部級可以去一個小國當國王,當然應該選擇后者。大國里的10個部長也不如一個小國國王地位高!A冊里JF.JP30號以前老封片里的末位10個品種也不敵B冊里的龍頭分量重!軍事上有戰(zhàn)術講:不能強攻.只能智取,占據(jù)有利地形可以以一當十。記得有人說過:如果給我一個支點,能撬動整個地球。JF78和JP152就是B冊封片里的這個支點!這也是吞寸木先生為什么更看重"前山口",和老生為什么宣傳152力挺78的原因!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