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透過實寄封了解大宋提刑官宋慈光輝的一生!

各位童鞋,大家好!

1

出身名門,大器晚成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福建南平)人,南宋杰出法醫(yī)學家,被稱為“法醫(yī)之父”。曾任廣東、湖南等地提點刑獄官,辦案著重實地檢驗。其編寫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首部法醫(yī)學專著,廣傳海內外,影響深遠。西方普遍認為是宋慈開創(chuàng)了“法醫(yī)鑒定學”。

宋慈是名門之后,其祖上是唐朝著名宰相宋璟,其父宋鞏官至廣州節(jié)度使。宋慈自幼聰明,胸懷大志。其出生地建陽市是宋朝著名學士朱熹的故鄉(xiāng),當?shù)氐睦韺W氛圍濃厚,宋慈深受影響,年少時跟隨朱熹的學生吳稚學習理學。

宋慈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風順。到了32歲,才考中進士;到了41歲,宋慈到任江西信豐縣主簿,才正式踏上政壇之路。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內的宋慈廣場

2

實事求是,重于檢驗

做官,就要斷案,斷案就得驗尸。在古代,檢查尸體是件苦差。那時迷信思想嚴重,認為接觸尸體很晦氣。于是,驗尸工作一般由“賤民”或“奴隸”等人承擔,稱“仵作”。

宋慈對當時這種世態(tài)深惡痛絕。他認為:“ 獄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檢驗。蓋死生出入之權輿,幽枉曲伸之機括,于是乎決。”“大辟”即殺頭,是最重的刑罰,是由犯罪事實決定的,而犯罪事實必須經過檢驗才能認定,所以檢驗結果往往是生死攸關的。

3

仔細勘察,巧破命案

有一次,宋慈接到報案,有一民居失火,燒死了一個人。到達現(xiàn)場時,死者妻子正對著燒焦的尸體痛哭。該婦人告訴宋慈,她丈夫因為身體不適在家休息,她出去勞作,回來時房子已經被燒毀,丈夫也被燒死了。 宋慈隨后仔細檢查尸體,發(fā)現(xiàn)死者沒有任何掙扎過的跡象,背部貼著地面的地方明顯燒傷痕跡較輕,死者口中沒有炭灰。

這說明死者并非被燒死,而很可能是有人將其殺害后縱火,企圖制造成死者被意外燒死的假象來掩蓋罪行。根據(jù)尸體“透露”的信息,宋慈調查后發(fā)現(xiàn)了真相。原來是死者妻子與他人通奸,被發(fā)現(xiàn)后與奸夫一起將死者勒死,之后意圖縱火毀滅罪證。

4

著書立說,總結經驗

宋慈在破獲一件件命案的同時,總結出了大量驗尸及斷案的寶貴經驗。 他于1247年完成了世界首部系統(tǒng)法醫(yī)學專著——《洗冤集錄》的編寫!断丛┘洝肥侵袊鴼v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的司法檢驗書,該書比歐洲首部法醫(yī)學著作早350余年。

全書共兩卷,內分53項,記述了人體解剖、檢驗尸體、勘察現(xiàn)場、鑒定死傷原因、自殺或謀殺的各種現(xiàn)象、各種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廣泛的內容。

《洗冤集錄》正文

《洗冤集錄》里講述了多種斷案手法,其中有一條是“蒸骨驗傷”。將一具尸骨洗凈,用細麻繩串好,按次序擺放到竹席之上。然后挖一個地窖,用木柴將地窖四壁燒紅后,潑入酒兩升、酸醋五升。

乘著地窖里升起的熱氣,把尸骨抬放到地窖中,蓋上草墊。一個時辰以后,取出尸骨,放在明亮處,迎著太陽撐開一把紅油傘進行檢驗。 若斷骨兩側出現(xiàn)血色血蔭,即為生前造成;若無血色血蔭,則為死后造成。

5

鞠躬盡瘁,影響深遠

宋慈在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為官清廉,生活樸實,無其他嗜好,惟愛收藏異書名帖。晚年更謙虛謹慎,愛惜人才,凡有一技之長的后生晚輩,皆提拔引薦。年老有病時仍親察公務,一絲不茍。 于公元1249年三月七日卒于廣州,終年64歲。第二年七月十五日,安葬在福建建陽崇樂里。

福建省建陽市崇雒鄉(xiāng)昌茂村旁的宋慈墓

《洗冤集錄》自13世紀問世以來,成為歷代刑獄官案頭必備的參考書。1862年,荷蘭人首先將其翻譯成荷蘭文,傳入西方。1908年,法國人又將其轉譯成法文。此后《洗冤集錄》陸續(xù)被翻譯成德文、英文、日文、韓文、俄文等,時至今日對世界各國法醫(yī)學的發(fā)展仍起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再來看看實寄封的高清大圖吧!

 

來源:集郵之家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