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行于1967年4月20日~1970年1月21日的“文”字郵票,由于在集郵界已被視作“現(xiàn)代文物”,
文票的實寄封也早已成為最受青睞的集郵品,
有些緊俏品種目前市價已逾千元,即使普通的“文革”實寄封也在百元上下。
種種跡象表明,文票實寄封呈穩(wěn)步上升之勢。
一、特征
1、:封幅小。
文票實寄封的外形特征僅有64開本大小,卦幅一股為92×150毫米,比現(xiàn)在的信封要小得多。
由于寄信人要在較小的信封正面寫上不少文字,大多將郵票貼在信封的背面,這與現(xiàn)今有很大的不同。
小巧玲瓏的文票實寄封,使購買者很容易在眾多的實寄封當中,將它挑選出來。
2、文票實寄封郵戳的蓋銷大多不夠規(guī)范,即只有原地蓋銷戳的多,而既有原地戳又有落地(到達地)戳的少。
這是由于“文革”時期一些正常的規(guī)章制度受到?jīng)_擊,才造成一大半信件沒有落地戳這一特殊現(xiàn)象。
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僅以“沒有落地戳”為由,就斷定某枚實寄封是假的。
二是原地戳蓋得不完整,很少見有全戳和大半個戳的。
這是因為,文票大多有毛主席像、毛主席詩詞、毛主席語錄,如果蓋得過多,勢必影響到畫面整潔,搞不好很可能被視為政治問題。
為此,郵政部門都下發(fā)了文票蓋銷的相關規(guī)定。
少數(shù)地方為了避免出政治問題,郵戳干脆就不蓋在郵票上,而是蓋在旁邊的信封上。
三是原地戳與落地戳上的時間極為接近,說明信件在郵途中所走的時間比較短,特別是北京與其他的大城市之間。
例如筆者收集到的一枚實寄封從北京發(fā)出,原地戳為“1970年11月30日19時”,而到達地“湖北武漢”的落地戳為“1970年12月2日16時”,信件在路上的行程僅有45個小時。
記得筆者1968年在北京時,多次發(fā)回武漢家中的信件都很快:
8分平信,基本上都在兩天以內,這種速度,即使是今天的“特快專遞”,都可能無法比擬。
而郵資10分的航空信(需加貼藍色的“航空”二字標簽)甚至還要快一些。
如果“文革”期間(包括“文革”之前一段時期)從北京發(fā)出、到達地在1000~2000公里的大城市的信件,
其原地戳與落地戳上的時間相差在四五天以上,
那么,這枚文票實寄封是根本不了解這段實情的造假者偽造的。
3、政治色彩極為濃厚。
絕大部分的實寄封都印有毛主席語錄、毛主席最新指示以及相關的政治口號如“歡呼黨的九大勝利召開”“嚴陣以待,務殲入侵之敵!”“一定要解放臺灣”等等;
不少的“文革”實寄封還印有《雷鋒日記》《王杰日記》以及《毛主席的好學生——焦裕祿》《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劉英俊》等書中介紹的英雄人物的畫像,
此外,《紅燈記》《沙家浜》等革命樣板戲的畫面也占到不小的比例(圖2)。
4、信封上常見寄信人抄錄的語錄及留言。
“文革”期間非常崇尚政治語言和英雄文化,廣大群眾非常樂于在信件上抒發(fā)對毛主席的崇拜,一般大多在信件的背面抄錄一條流行的毛主席語錄、毛主席最新指示,或者寫有虔誠的祝福語言如“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或者摘抄一句《王杰日記》《金訓華日記》等。
例如筆者收藏的一枚文17《知識青年在農村》(第一枚“學毛著”)實寄封,寄信人就在信封的背面,用隸書極為工整地抄錄了一則1969年為搶救國家財產而英勇犧牲的上海知識青年金訓華的日記:
“每做一件事,想想是否適合人們的需要;每說一句話,想想是否符合毛澤東思想;每走一步路,想想是否走在毛主席革命路線上!边@篇金訓華的日記與信封上的知青郵票互相映襯,成為一件經(jīng)典的文票實寄封。
二、市場價值
市場價值一般遵循這樣一條規(guī)律:
“雙戳”(原地戳和落地戳)齊全的優(yōu)于只有原地戳的;
郵戳清晰整潔的優(yōu)于模糊不清的,郵票整潔完好、品相上佳的優(yōu)于污染、殘缺的;
信封上印制有毛主席語錄、毛主席最新指示以及“文革”政治口號、宣傳畫、革命樣板戲的,優(yōu)于沒有上述內容的。
郵票貼在信封正面的優(yōu)于貼在背面的,
蓋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特殊郵戳(少數(shù)民族文字與漢字相對照)的優(yōu)于蓋有普通郵戳的。
從市場價格上來看,實寄封的價格一般相當于同種信銷票價格的2~4倍。
例如文16《鋼琴伴唱(紅燈記)》“鐵梅”實寄封目前每封市場價為120~150元,為信銷票的3倍左右;
文5《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中“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實寄封的價格也基本上相當于其信銷票價格的2.5倍左右,分別達到250元和300元左右;而少數(shù)實寄封與同枚信銷票的價格比略小或者略大。
如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俗稱“戴軍帽語錄”)的實寄封單價目前上升到1300~1500元)就只有信銷票價格(700~800元,堪稱信銷票價格之最)的2倍左右,看來這主要是由于其絕對價格本來已經(jīng)很高的緣故:
而文9《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毛澤東同志支持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聲明》實寄封(圖8)價格,卻足足相當于信銷票價格的4倍之多,達320元,而該枚信銷票的價格為70~80元。
這顯然是這枚實寄封存量較少的緣故。
三、謹防贗品
由于文票實寄封行情不斷看漲,一些不法分子就打上了它的主意,特別是比較高檔的實寄封。
他們造假的手段,一般采用“拉郎配”的手法將真實的信封和真實的信銷票拼湊在一起,因為信銷票的價格大大低于實寄封的價格,造假者有利可圖,這類贗品最容易在初涉實寄封的集郵愛好者面前蒙混過關。
對此,關鍵要在購買時仔細觀察原地戳在郵票上的部分與信封上的另一部分是否吻合,字跡是否清晰可辨,郵戳上的文字和數(shù)字是否有人為改動現(xiàn)象;
如果有落地戳的,還要與前者進行對照,仔細察看二者的年月日及時間是否相符、是否合理:
如果郵寄的兩個地方,相距并不是很遠,而郵戳上的時間卻相距數(shù)十天或者數(shù)月以上乃至隔得更遠的,那么這枚實寄封肯定有問題;
如果落地(到達)戳的日期反而早于原地戳的,來個先后顛倒,那立馬可以斷定是偽造的。
也有個別的偽造封,采取遮蓋信封上原有價值較低、票幅較小的郵票,來個瞞天過海,取而代之。
對此,我們可以撐開信封的開口,借著燈光,就可發(fā)現(xiàn)原有郵票的陰影,使其敗露。
總之只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偽造的實寄封還是能比較容易辨別出來的。
凡是購買較高檔的實寄封(一般二三百元以上),只要謹慎一點,完全可以避免上當。
(致敬邵春華老師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處理
編輯:柯汝,轉載請注明出處)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