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郵友講述與三枚“文革”郵票的故事

我在小學時,在我哥哥的影響下開始集郵。
       那時候,收集到的郵票都是家庭來往信件的蓋銷票,我哥在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去了青島,他寄來信件全是紀念郵票,我都小心撕下,一一浸泡保存于集郵冊。
      而他,則是收集了許多成套的民國郵票、大清郵票以及外國郵票的蓋銷票,連集郵冊都是他自己親手制作的,而且像買來的一樣。
      每逢星期日,他經(jīng)常帶我到四川路橋南的四川中路(青年會中學附近,即現(xiàn)在的浦光中學),那里有許多家集郵小店鋪與地攤。橋北就是上海市郵電總局,即現(xiàn)在的上海郵電博物館,里面有專設的集郵以及用品銷售。
      有朋友給我發(fā)來全部文革郵票的圖片,使我想起我曾經(jīng)也擁有許多文革郵票,其中三張記憶尤深。
文12  毛主席去安源(油畫)
      這張郵票發(fā)行后,在使用中發(fā)現(xiàn)郵戳有時會遮住毛主席的臉,不多日就發(fā)現(xiàn)凡貼此郵票的信件,郵戳均不蓋在郵票上。
      于是乎,貼這張郵票的信件,在投到收件人后,將此郵票撕下來(用水浸泡)貼在另一封信件上再寄發(fā)出去,可如此往復使用(我自己以及我的戰(zhàn)友、家人都享用過)。
       這也可算是我國郵政史上的怪事一樁。
文1  毛澤東思想萬歲
      當時,全國處于轟轟烈烈的文革高潮中,在單位“早請示、晚匯報”,在大街上跳“忠字舞”,大唱語錄歌,誰要是不發(fā)出大的聲音就會有革命同志找你談談,誰都要大吼地唱,以表現(xiàn)出“自己是無限忠于偉大領(lǐng)袖”的。
       當時,公開出版的書籍之封面頁,均以《語錄》放在前頁醒目位置,以及信封信紙都印有一段語錄,如果是此前沒有印制語錄的信封,都要在信封背面自己書寫一段語錄。
      我因科研工作之需,時時要使用英漢字典及相關(guān)書籍,于是在我的書籍上均貼上毛的郵票。
       由于我沒有那么多該枚紀念郵票,于是便到北京西單商場買毛的頭像圖章,用紅印泥蓋在書籍的醒目位置。
祖國山河一片紅(撤銷發(fā)行)
      此枚郵票發(fā)行當日,我正好在清華大學郵電局給我上海的妹妹寄包裹(里面是我穿舊的解放軍軍裝,當時這是熱門搶手貨),一針一線地縫包裹,縫得我一身汗。
      那時,我有看見在賣這張郵票,有的人買了,我湊上前去看一下,并沒有買,我至今也想不起當時為何沒有買上幾張?
       十張也只有8角啊,但想一想我當時每月工資66元(中尉正排級,比地方同級大學生58元多8元,每月向上海家里匯款30元),每月存銀行的有獎儲蓄2元,一年存期到了取24元,共存兩張,每年到期48元,是一筆大數(shù)目啊,可見當時的一元人民幣是大額了。
      現(xiàn)在這張郵票可買一套房子啊,我與這張郵票就這樣擦肩而過。
       后來,沒過幾天,郵局就不賣這套郵票了。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