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集郵愛好者后繼無人,郵票市場將何去何從?

集郵作為一項古老的愛好,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的喜愛。
然而,近年來,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不發(fā)展新的集郵愛好者進來,最終集郵這項愛好終將后繼無人。
這一問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郵票市場的繁榮與消耗息息相關。
如果郵票不再被消耗,市場將難以保持活力。
因此,解決好三個問題對于郵票市場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首先,應該為圈外人提供購買郵票的機會,例如在郵票發(fā)行前可以自愿訂購,發(fā)行首日有機會購買到郵票。
其次,郵票應該回歸其郵資職能,至少在發(fā)行后的一定時間內,郵局可以以面值回購郵票。
最后,堅決取消內部結算價,確保大家獲得郵票的價格一致和公平。
郵商的存在也是中國特色的一部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郵票都是在郵局購買的,能買到很多老的紀特票和J、T套票。
然而,九十年代初在郵局就再也見不到這些老套票了,突然出現了許多郵商,隨后郵票發(fā)行量暴增。
郵商的存在為集郵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我們應該正視郵商的存在,并尋找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其中的問題。
不要仇恨大戶,沒有大戶,集郵市場將會是另一種景象。
集郵市場的活躍不是散戶來支撐的。
就像股票市場一樣,如果沒有機構大戶,只憑散戶會有大的行情嗎?任何市場的風吹草動都有大戶的身影,散戶永遠主宰不了市場。
這就是市場生存法則,不是誰能改變的。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北京馬甸和上海盧工兩個市場,集郵事業(yè)就不會推動發(fā)展。
為了解決集郵行業(yè)面臨的問題,我們需要從郵票發(fā)行到內部管理進行改革。
首先,需要改變折扣價預定的方式。
其次,發(fā)行量仍然重要,但前提是要有精品化題材和郵票設計路線,否則再減量也沒有需求。
最后,郵票的題材好也需要好的宣傳,但現在的問題是郵票打折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還想讓消費者幫你宣傳嗎?
郵票大戶的折扣很難徹底取消,但折扣率是可以溫和降低的。
保護大客戶利益是企業(yè)生存的本能,這方面只能改良而無法革命。
另外,還有一條路子可走,就是像2006年那樣徹底清理、銷毀各級集郵公司各類過期的打折的郵資票品,不再向二級市場開閘放水。
這將提振集郵者、投資者的市場信心,使大家敢于想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市場底部逐步抬高,人們看到賺錢效應了,就是最好的廣告。
那么發(fā)牢騷的人自然就少了,正面宣傳集郵正能量的人就會多了!
最后,我們需要認識到郵商一直是集郵行業(yè)生態(tài)中最重要的支撐之一。
他們也在宣傳郵票,畢竟靠這個吃飯。
做產品冊時,如果市場行情好了他們也不會為了回籠資金而賠錢出售一些過冷的票。
大戶有大戶的玩法,出圈的郵票讓圈內每個角色都很開心,這是共贏的局面。
破圈是每個行業(yè)努力的目標。
綜上所述,集郵行業(yè)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zhàn)。
只有通過改革和創(chuàng)新,吸引更多的新愛好者進入市場,才能保證集郵這項愛好的持續(xù)發(fā)展。
同時,我們也應該正視郵商的存在和大戶的影響,尋找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其中的問題。
只有這樣,集郵市場才能煥發(fā)新的活力,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