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海亞展開幕 郵迷爭購特供新郵

度過了歇夏期,郵市迎來了秋收季節(jié),部分新郵小型張市價出現(xiàn)連續(xù)上漲。2024年已步入尾聲,“乙巳蛇”郵票將在2025年年初亮相方寸之苑,郵人在嚴寒的冬日仍祈盼著郵市行情能夠轉好。中國2024亞洲國際集郵展覽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這是我國第六次舉辦亞洲郵展。珍郵館展出了28套珍郵,其中不僅有被集郵界稱為“大龍郵票”的中國第一批郵票,還有被譽為“民國四珍”之一的“宮門倒印”郵票,以及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小字“當壹圓”。這是近年來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規(guī)模最大、展出孤品種類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展覽。此外,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歷史性變革和輝煌成就的郵票也一一亮相。中國郵政于11月29日發(fā)行《中國2024亞洲國際郵展》(簡稱“上海亞展”)紀念郵票全套4枚,票名分別為(4—1)“鼎啟新章”、(4—2)“滬韻流光”、(4—3)“郵夢未來”、(4—4)“郵博古今”;全套郵票面值4.8元,發(fā)行量為639萬套;同時發(fā)行圖名為“浦江朝暉”小型張1枚,面值6元,發(fā)行量為525萬枚;另制作發(fā)行量11萬枚的特殊工藝小型張,小型張結合芯片技術,用帶NFC功能的手機貼近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位置,可點亮“明珠”并讀取芯片信息。包含特殊工藝小型張的“上海亞展”特供郵折發(fā)行價28元。“上海亞展”4枚郵票與(4—1)“鼎啟新章”和(4—3)“郵夢未來”版票上均印有郵展展徽,展徽的視覺中心為東方明珠,并配以形似郵票放大鏡的字母“C”,既展現(xiàn)了集郵的文化趣味,又凸顯了上海紅色文化百余年芳華正茂,更意味著讓世界集郵界再次聚焦中國。(4—2)“滬韻流光”和(4—4)“郵博古今”版票上印制的郵展吉祥物重在突出申城郵政韻味,其形象源自上海郵政原創(chuàng)的文創(chuàng)IP“郵筒弟”系列,吉祥物活潑可愛,斜挎著標志性的郵包,手持的放大鏡是集郵的常用工具,并嵌入了本次郵展的展徽,綜合體現(xiàn)出上海元素、郵政元素和集郵文化主題元素。通過亞展吉祥物進一步傳播申城郵政形象,展示地方郵政文化韻味。亞洲郵展舉辦期間,中國集郵有限公司、多國郵政和郵商在展廳設置攤位銷售郵品,全國各地很多郵迷來到申城在現(xiàn)場參觀郵集和購買郵品,傳統(tǒng)、專題、集郵文獻、原地等部分集郵組織也到會場與各地郵友進行座談和交流。雖然亞洲郵展在舉辦期間仍處于郵市行情低迷期,各地郵市和郵品經(jīng)營者也不錯失這一交流互動的大好時機,部分未能預訂到展場攤位的經(jīng)營者早就覬覦上海展覽中心的各個角落,期望能有合適的角落出售各種郵品。不少盧工郵市的經(jīng)營者也沒有閑著,提前互通信息,利用手機天天掃碼預約進場時間,當獲悉有紙質入場券后,又盡最大努力搞到手,期望能在此次郵展中收獲滿滿,并結交一些集郵的新朋友。郵展開幕當天雖然不是雙休日,平時較為安靜的延安中路上開放式廣場已圍起了多道蛇形圍欄,清晨寒風凜冽,在購買“上海亞展”特供郵折處已人頭攢動,可能因為可以免費進入展場參觀和購買郵品,所以前來獲利者也不少,上午10點開始入場后,購買“上海亞展”特供郵折的隊伍已經(jīng)排成了長蛇陣,一些郵品銷售點和蓋戳處也出現(xiàn)了擁擠和爭吵的現(xiàn)象。還有些人在展場外的廣場上占地設攤,將自己的各種郵票、首日封、實寄封等郵品和一些收藏品擺出來出售。亞洲郵展開幕日當天,“上海亞展”郵票上市價為3.6元,低于其4.8元的面值;小型張交易價在16元至20元,低于發(fā)行前27元的期貨價;而“上海亞展”特供郵折在展場的成交價已達到150元以上,遠高于其28元的售價。隨后兩天,“上海亞展”特供郵折成為展場和郵品交易網(wǎng)絡上的熱點,市價也從11月30日的240元上升至12月1日的290元。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