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欣賞:編號票之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考古也受到?jīng)_擊,但考古發(fā)掘工作并未間斷。后期,一批珍貴文物出土,在文物界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1973年11月20日發(fā)行了這套編號票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確實(shí)精美……
編66,4分,圖案為“青花鳳首扁壺”,1970年10月在北京市舊鼓樓大街路豁口東元代窯藏出土。
編67,4分,圖案為“鎏金舞馬銜杯銀壺”,1970年10月在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
編68,8分,圖案為“黑彩馬”,1971年在河南洛陽關(guān)林唐墓中出土。
編69,8分,圖案為“泥俑”。
編70,8分,圖案為“石雕柱礎(chǔ)”,1965年山西大同市東郊石家村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
編71,8分,圖案為“天馬”,1969年甘肅省武威縣雷臺東漢墓出土。
編72,8分,圖案為“鎏金鑲嵌銅硯盒”,1969年5月在江蘇省徐州市東漢墓出土。
編73,8分,圖案為“長信宮燈”,1968年在河北省滿城縣西漢墓出土。
編74,10分,圖案為“鴨紐蓋銅鼎”。
編75,10分,圖案為“曾中游父方壺”,1966年7月在湖北省京山縣鄭家河水庫出土。
編76,20分,圖案為“青銅提梁卣”,1970年2月在湖南寧鄉(xiāng)黃材公社出土。
編77,52分,圖案為“彩繪紅陶鼎”,1974年4月在山東鄒縣城南野店村原始社會晚期遺址出土,屬于中期大汶口文化。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