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圓明園慘遭焚毀,大量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就包括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九洲清晏的祈福鎮(zhèn)宅金幣。金幣被掠奪到英國后,先是被一個叫布魯克羅賓遜的英國議員收藏,后被捐給達格利市市政廳和達德利鎮(zhèn)博物館。在一百多年后又輾轉來到嘉德拍賣專場,最后這一套清乾隆御制祈福金幣以4197.5萬元的天價創(chuàng)造了當時中國古錢幣拍賣的最高記錄,成為當年拍賣最大的黑馬。這樣的成交價格出現,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乾隆的名氣,這套金幣是為乾隆皇帝量身打造的,后被英法聯(lián)軍搶走,最終在國外顛沛流離了一百多年后才回到祖國。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后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年號“乾隆”,即取“天道昌隆”吉祥盛大的寓意。
乾隆皇帝自稱為“十全老人”,好大喜功,他作為盛世帝王,搜羅能工巧匠,專門打造華美奇巧之物,來滿足自己的一切想象,這套御制祈福金錢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十二枚祈福金錢是乾隆審美的典型代表,金錢十二枚,分兩層置于十二槽內,置于特制銀盒,一層六枚,通體浮雕纏枝忍冬,內面鏨云紋,均勻細密,繁復奢華,分別鑄有光明正大、天下太平、久安長治、萬壽無疆、和風甘雨、國泰民安、受天之佑、福祚綿長、壽富康寧、吉祥安康、政通人和、紫氣東來這12個詞語。

有“暗八仙”圖案點綴其間,錢幣邊廓以祥云紋為飾,錢輪一邊刻有“乾隆二十五年、圓明園九洲清晏”字樣,另側則陰刻計重。這些設計做工精致的金幣分兩層放于特制銀盒中裝置。兩層底面纏枝花卉,有牡丹、石榴等吉祥花樣,金錢十二枚配六樣錢蓋,每樣兩枚,錢蓋飾蝙蝠、萬字紋、花卉等有吉祥寓意的紋飾。

這些金幣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旨在祈求國家繁榮昌盛,也代表了乾隆時期的政治和文化繁榮,它們是乾隆帝用來祈福國家的特殊御制品,凸顯了皇帝對國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關注。
金幣上十二句祈福吉語沒有保住大清國,也沒有保住圓明園的九洲清晏。但是,中國人民永遠不會遺忘這一段歷史,這一落后挨打的慘禍震驚了有識的中國人。
雖然這套金幣順利從英國回到中國,但依然讓我們付出了4100多萬人民幣的代價。也許身為國人最不能釋懷的,就是別人搶了我的東西我還要花錢買回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