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郵友講述:1981年我買到了新舊“猴票”外加上一個四方連

我是1981年春天開始恢復集郵的。當我第一次在集郵市場上閑逛時,發(fā)現(xiàn)所有的郵票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價格叫賣的,蓋銷票和信銷票更是便宜一些。
當年發(fā)行的“雞票”,雖然郵局已經售缺,但從市場買也才一角錢,我毫不猶豫買了兩個“雞票”四方連。唯獨不知何因,在前一年剛剛發(fā)行的“猴票”,卻被郵商叫賣到2角錢,人們都嫌貴,買者不多。
無奈新票漲價,我死纏爛磨還是不情愿花了一角錢買了一枚信銷票,好賴也算是有個“猴票”了。但是沒有一枚新“猴票”,尤其是四方連新票,心里總是有些別扭。
在我密切的關注下,時間不長,我發(fā)現(xiàn)單枚新票又漲到3角錢,而其他的郵票基本還都是平價。以后的日子更是一角錢二角錢的節(jié)節(jié)高升,到了夏末時,就漲到了1.5元一枚,四方連要價6元錢時,我再也沉不住氣了。
在周日時我找到了一個從北京來的郵商提出購買,但當天已經賣完了。他答應下一個星期天給我?guī)硪粋四方連,而且答應不提價依然要6元錢。
好像熬夜一樣,我天天等夜夜盼,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二個星期天 ,那個郵商告訴我:今天售價8元,因為從北京上貨就要7元。我與之理論,埋怨他說話不算數(shù)。
幾番爭執(zhí)后,他反復說不掙錢,也不能賠錢,最后答應以7元的價格給我,只是沒有掙到路費。無奈之下,我還是硬咬牙挑了一個帶色標的“猴票”四方連新票,心里總算是踏實了很多。隨后“猴票”的市場價又從幾元到十幾元的繼續(xù)上漲,由于剛買了一個四方連,所以一直沒有再下決心補充一個單枚新“猴票”。
時間一晃到了1988年,河北保定市舉辦了第一次郵品拍賣會,當時我還是主拍人呢。為了提升拍賣的氣氛,我反復動員一位郵商從廣州倒騰來了一個大版“猴票”,并將其放到最后一項拍賣,沒有想到,定價2650元的猴大版竟然流拍了 …… 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那時的2650元相當于我月工資42元的50倍,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當然,更多的是當時人們的經濟頭腦比現(xiàn)在人差的太多。
拍賣會結束后,那位郵商決定破版出售,單枚賣35元,四方連賣120元(多買價格略低一些),并請我也幫助推銷。就這樣,我磨破嘴皮,到處聯(lián)系“推銷”,最終說服了不少朋友購買四方連,直到現(xiàn)在他們每當說起此事,都是其樂融融,念念不忘當時我的舉止。
足有一個多月,整版的“猴票”分別以四方連、橫雙連和單枚票陸續(xù)售出。破版后我又一次做了一個果斷的決策,就是又咬牙花35元錢給自己也買了一枚新“猴票”。
特殊的時代造就了集郵領域的一顆絢麗明珠,擁有者為之自豪,缺少者為之不安,與其擦肩而過者為之遺憾?傊,誰也不是神算,早知今天,何必當初。不管咋說,當年我力排眾議,買到了新舊“猴票”各一枚,再加上一個四方連,至今還在偷著樂。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陳明新)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