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發(fā)行量上億枚的紀念幣,收藏價值不大,也不宜大量投資!

眾所周知,流通紀念幣自2014年馬年紀念幣首次突破發(fā)行量上億枚,此后,除了2015年二輪羊年紀念幣微縮在8千萬枚外,其它品種發(fā)行量大都在億枚之上,其中二輪猴雞和抗戰(zhàn)70周年紀念幣更是大幅擴容至5億之枚之巨,如此大的發(fā)行量,將原本之前走勢良好的紀念幣板塊,幾乎全線打趴,也因此讓場外投資收藏者不寒而栗。
事實上,紀念幣的護容增量是從一輪牛幣開始,因為之前發(fā)行量普遍在1000萬枚左右,最多不過二千萬枚,但是2009年牛幣發(fā)行開始情況就發(fā)生了微妙變化,從牛虎兔的三千萬枚逐年遞增擴容至5千萬,8千萬,上億枚。并于2017年達到發(fā)售高峰5億之巨,最初的3000萬枚擴容在當時看來其實并不多,這是因為2009年一2015年郵市行情處在牛市爬坡途中,適量的擴容反而更有利于場外大資金進場帶量介入,因為電子盤需要的就是一個量,這樣一來可通過轉讓的方式上電子盤,二來資金雄厚的大戶可自行或通過代理進電子盤自個運作。
可是,對于上億發(fā)行量,多至5億枚的紀念幣今后真的有收藏投資價值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難發(fā)現(xiàn),從2014年至2023年發(fā)行的億枚之上的紀念幣中,除了低面值的1元馬幣和1元的抗戰(zhàn)幣超過50%的漲幅外,而90%的幣種是在面值左右徘徊,只有10%的品種漲幅較面值上浮了5一30%。
王先生是一位建材商,于2016年斥資50萬購得100盒二輪猴幣,均勻25元/枚,彼時二輪羊幣的市價是105元/枚,但是由于二輪猴幣當年央行采用的二次兌換政策,正因如此,這為猴幣的短期運作贏得了時間與空間,所以第一批二猴出來后深受投資者追捧,開盤首日20元/枚,較面值溢價100%,并于第二批貨源兌換前拉至35元/枚,此后,隨著貨源的陸續(xù)入市,其價格也是一路狂瀉,五年過去了,如今王先生就算面值出手也難找到有量接盤俠,為此,王先生對這次猴幣投資懊悔不已,欲哭無淚,現(xiàn)在想起來,王先生想通過以量取勝,實現(xiàn)財富增收的愿景還是破滅了!
以上這個案例值得投資者反省,收藏投資不同于股市,一定要遵循量少為王的道理。所以,對于上億級發(fā)行量巨大的紀念幣,收藏價值并不大,也不宜大量投資,否則沉重的紀念幣會壓垮你本已到手的財富!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