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郵人講集郵故事:每個集郵的人,都有一段“方寸之間”的記憶。

我是一個90后,2004年開始集郵的,一直到現(xiàn)在。開始集郵還是在小學(xué)六年級,那時候?qū)︵]票幾乎達(dá)到了癡迷的程度,剛開始集郵的那幾年,我?guī)缀醪辉卩]局購買郵票。我在一個小縣市級,根本沒有郵幣交易市場。但我又是很慶幸的,在我們這郵局的旁邊,有一家袖珍小書店,這家書店的老板是一個集郵愛好者,所以,這里便成了我集郵的主要購買途徑。
從集郵的一開始,我就不喜歡信銷票,蓋銷票我也很難接受,畢竟還是考慮到郵票的價值影響因素的。故而,我的郵票也幾乎都是新票。
小學(xué)集郵,我爸爸是支持我集郵的,而剛開始的時候,媽媽比較反對,這么多年過去了,媽媽也轉(zhuǎn)變可對我集郵的態(tài)度,怎么說呢,不反對是肯定的,也談不上支持哈,至少我買了什么郵票,我已經(jīng)收集了多少郵票,他們也不知道。
但話說回來,雖然我爸爸支持我集郵,但也沒給過我什么錢讓我去買郵票。
學(xué)生嘛,沒有收入來源,買郵票的錢只能從我的零花錢里攢啦。我從小就不亂花錢,給自己買新衣服新鞋子都舍不得,但買起郵票來,我是毫不吝嗇的。集郵的故事太多太多,主要也集中在2005、2006這兩年。
2005年上初中,因為學(xué)校是上兩周課休息一次,所以,初中三年我集郵的時間被嚴(yán)重壓縮。2008年上高中后,集郵活動基本就停止了,也就只有每年在集郵公司預(yù)定新郵,算是維持著我的集郵活動。
快放暑假了,我還在學(xué)校,因為郵票都在家中,故而身邊沒有郵票,只能翻騰翻騰我微博里的圖片,說說我的小故事。
先從這枚T46庚申年說起。
每一個集郵的人,都有一個自己和庚申猴的故事。
郵友們可以看到,我這枚猴票品相并不好,是的,這枚票是我從書店老板那花500塊錢買來的,也就是在05年末06年初的時候吧。賣給我票的這個書店老板人很好,這枚猴票也是他收藏多年了,自己也很喜歡,他也跟我講了很多他和郵票的故事。書店老板說的很不避諱,把這枚票的經(jīng)歷基本都跟我說清楚了。對,懂猴票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枚粉猴,而且是過水了,沒有背膠,金粉也可以忽略了。這些,書店老板都跟我說過,但我確實太喜歡它了。2005年,一枚全品的金猴價格是1600~1650這個樣子,這個價格,對我一個剛剛上初中的學(xué)生來說,自然無法承受。但真的太喜歡,最后,把自己收藏的1980年和1990年的100元紙幣拿了出來,又零零八碎地東拼西湊了一些,最后以500元的價格放進(jìn)自己的集郵冊。或許這枚票的價格還不及一枚信銷尚品,但也終于能完成了擁有一枚猴票的小小夢想。
雖說父母并不會給我多少錢讓我來集郵,但我奶奶卻是我集郵的最大支持者。去年下半年,奶奶查出了肺癌晚期;蛟S,以后能陪伴奶奶的時間真的不長了,在奶奶的有生之年,能多與奶奶在一起,我盡最大努力,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吧。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時候我非常喜歡紅樓夢金陵十二釵郵票,每當(dāng)有空的時候,就跑到那家小書店去欣賞這套郵票,時間久了,奶奶也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終于有一天,奶奶給了我95元錢,讓我把這套郵票買回來。這是奶奶第一次出手,讓我把心愛的郵票收歸囊中。
對,就是圖中的這套金陵十二釵。套郵票,對我是多么的重要,郵票是載體,記錄的是我這段終身不會丟失的記憶。
最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代表——生肖。
大家如果有興趣,就欣賞欣賞我收集的一些郵票吧。郵票沒在身邊,只在本人微博中找到了這么幾張圖片,大家看看就好,以后還會跟大家一起交流。
2008至今,我也是很少買這種散的JT套票了,都是每年年底的時候,在集郵公司預(yù)定。年冊、小版、大版、活頁冊、紀(jì)念郵資封片等都會預(yù)定,能不落下就不落下。
來源:集郵吧
作者:田鼠魅族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