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泉之路上會碰到各種誘惑,看到這個人撿漏了,那個人賺錢了,心里癢癢的不行,實在忍不住,帶資進場跟風買買買吧。結果,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是不是和散戶在股市里“追漲殺跌”有異曲同工之妙?可錢幣不像企業(yè)資產(chǎn)那樣有實業(yè)支撐,它作為一種“投資商品”,漲跌的邏輯取決于哪個大泉商吃飽了撐的,炒作抬價割韭菜。玩短線,那就是賭博!
散戶是永遠斗不過莊家的,但民間泉友們,能用一個無敵的“法寶”來致勝。那就是:時間。
這兩年的行情太冷了,明清錢的漲幅已經(jīng)“剎車”有段時間了。永安五銖、常平五銖、周元通寶、唐國真書、泰昌通寶等這兩年“異軍突起”的小精品,也不再天天被人談論。大觀折十、隆慶通寶、天啟十一兩、咸豐大錢等名譽品,相比最高點時都降了不少。
連之前最火熱的銀元,各大平臺成交量也驟跌,價格更是跌得慘不忍睹,盡管高端拍賣會仍然“熱火朝天”。
在網(wǎng)上看到一位泉友抱怨,自己在去年行情高峰期時,東拼西湊了一百多萬入場做個泉商,結果現(xiàn)在壓著貨不知道什么時候解套,愁啊。
沒啥可愁的,自己選的路咬著牙也要走下去,F(xiàn)在的資本可不會等人,大家都在回籠資金,后面必定還會一番“血雨腥風”,到時候幾家歡喜幾家愁。
很多人把收藏和投資搞混了,收藏就是收過來藏起來,泡一壺清茶,約三五好友,在一起吹吹牛談談地球上的新鮮事,順便交流一下收藏經(jīng)驗。對于這類泉友來說,把工作和家庭維護好才是最重要的,收藏僅僅是眾多愛好中的一個而已。
而投資,和你玩股票基金沒什么兩樣,天天盯著大盤,漲了笑跌了哭,大資金投進去,最終目的是“收益”。有人當盒子的奴隸,有人做泉商的馬前卒,有人在各大平臺倒買倒賣賺差價,更多的人則是淪為“韭菜”,包括我自己也經(jīng)常高溢價買東西。
沒辦法,碰到喜歡的就想拿下,這手不聽使喚呀!
投資不是收藏,虧了就是虧了,玩短線的人是沒耐心等下去的,在這個行業(yè)被收割再換個行業(yè),仍然繼續(xù)被收割,不長記性的人太多。但收藏卻可以是投資!
咸豐寶泉當十戴書鐵母
就像咸豐大錢最火熱的時候,碰到的一位老藏家,拿出來那一枚枚品相絕佳的咸豐寶泉當五十、寶蘇當百、寶源當千、寶泉當十戴書鐵母等等,精品大錢足有20多枚。
老藏家還挺迷糊的,這些錢幣7~8年前看著喜歡就買了,把玩了一段時間也沒當回事放起來了,咋回事?怎么就漲到這么高的價錢了?還是他兒子提醒才發(fā)現(xiàn)的,否則他根本不知道這批咸豐大錢,現(xiàn)在能換三線城市一套房。
你看,人家這才叫收藏,而且不用等個兩三代人,幾年時間就能立竿見影的看到效果。所以,急啥呢?
碰到的另一位女性賣家也差不多,嚴格來說她并不算行內(nèi)人,只是十幾年前她婆婆將40多枚銀元作為嫁妝,送給了她。后來地皮鏟子要以200元一枚的價格全部收走,她沒舍得賣一直留著。直到銀元火爆的消息都出了圈,讓外行人都聽說了,她才知道自己的銀元漲了好幾倍,雖說都是通貨吧,但也能換一輛十幾萬的小轎車了。
老玩家們有一句話:倒騰一輩子,不如收藏一柜子。任你怎么折騰,行情內(nèi)的漲幅都是莊家來操控大盤的,你進去了有贏必然也有輸,來回很多次,虧虧賺賺的其實特別累,玩久了就覺得沒意思。
相反,剛開始不要想著賺錢,就著喜歡的品種收藏起來,等若干時間拿出來,天上真的會掉錢......
當然,也不是什么品種都能賺錢。不信你一下買個成千上萬枚宋絲絲試試?幾十年后估計價值購買力和現(xiàn)在也差不多。寧吃仙桃一口,不啃爛桃一筐,只有精品、名譽品、絕美品才具有較高的升值曲線。
有實力拿錢砸,沒實力就“笨鳥先飛”,靠苦練眼力在市場搜集,態(tài)度做出來了,總有那么幾次會被“眷顧”的。不要貪圖一時的利益,趁著現(xiàn)在行情不太好的時候,趕緊打好基礎選擇一些精品收藏好,看得更長遠,你就是最終的贏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