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甲辰年》龍年特種郵票的發(fā)行,集郵愛好者們再次聚焦于這一傳統(tǒng)的收藏領域。
中國郵政此次發(fā)行的龍年郵票套票共計2998萬套,相較于上一輪生肖郵票,套票和小版分別減少了21.1%和21.7%,小本票則減少了6.3%。
此外,還有贈送版和三地小全張等產品,以滿足不同收藏者的需求。
然而,面對這樣的減量措施,郵友們卻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期待。
首先,一些郵友認為,盡管郵票發(fā)行量有所減少,但這不過是郵總為了吸引更多預訂者而采取的營銷手段。
他們擔心,一旦預訂人數(shù)達到預期,郵總可能會悄悄增加發(fā)行量,使得郵票最終仍然難逃打折的命運。
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潮,因為過去幾年里,新郵打折已經成為常態(tài),許多郵友因此損失慘重。
另一方面,也有郵友對這次的減量表示認可,他們認為這是郵總在正視市場現(xiàn)實、努力改善集郵環(huán)境的一種表現(xiàn)。
他們希望郵總能繼續(xù)削減不必要的發(fā)行品種,降低全年郵票的總面值,讓郵票回歸其作為郵資憑證的本質功能。
同時,他們還呼吁郵總能夠取消或提高對大戶的結算價格,以保護小散戶的利益。
更有激進的郵友提出,應該全面減少郵票發(fā)行量到500萬,甚至取消預定,讓市場來決定郵票的需求。
他們認為,只有通過這樣的改革,才能真正激發(fā)市場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集郵活動中來。
然而,也有一些郵友對郵總的減量措施持懷疑態(tài)度。
他們認為,僅僅減少生肖郵票的發(fā)行量是不夠的,應該對整個郵票市場進行全面的整頓。
他們指出,現(xiàn)在的郵票品種繁多,許多新品上市后幾乎無人問津,打折銷售成為常態(tài)。
因此,他們建議郵總應該減少新品發(fā)行,集中精力打造精品,提高郵票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總的來說,雖然《甲辰年》龍年郵票的減量發(fā)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集郵愛好者的信心,但要想真正扭轉郵票市場的頹勢,還需要郵總拿出更大的勇氣和智慧,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
只有這樣,郵票這一古老的收藏品才能煥發(fā)新的生機,重新贏得人們的喜愛和尊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