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郵是一種消亡中的愛好。全世界范圍都是這樣。集郵的樂趣對大部分青少年而言來的太慢,遠不如電子產品有吸引力。在郵市觀察,年齡結構基本為倒三角,十幾二十年后現在郵市中的白發(fā)老人離開,后續(xù)真沒多少人了。(投資客除外)
2. 在未來大部分郵票價格并不能如各位所愿增值,所以請不要把郵票當成一種良好的長期儲值投資產品,大部分郵票的增值空間在通脹面前毫無對抗之力。不要拿xx票多少年面值漲xx倍來說事兒,比如神猴,那票當年就不便宜。你工資一個月幾十塊時候它幾十塊,你工資一個月幾百塊它好幾百塊,好不容易你工資上萬了,它也一萬多了。
3. 在今天一個有充分集藏意識,信息交流發(fā)達的的社會里,郵品種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簡單的說,今天很貴的一些品種,未來會更貴,今天便宜的大路貨以后境遇絕大概率是毫無好轉的,所以集郵者集精品票要比集袋票級別或者大路貨更合算。
4. 郵票第一屬性是郵政使用,并非是供人收藏。只發(fā)行供人收藏玩賞的郵票我們叫商業(yè)票。不過,因為有利可圖,印上面值的花紙可以賣上真金白銀,進入二十一世紀全世界大部分郵政部門都堅定地走上了商業(yè)化題材之路。我國也不例外,而且新世紀后花樣越玩越多,感覺趕不上趟。
5. 集郵者說的三俗是廠名、色標、版號。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集郵者像我國集郵者一樣熱衷三俗。三俗一出,玩到研究哪個色邊位置罕見之類,價格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
6. 在國際上,中國票是屬于貴的那一類。國際上留存的早中期新中國票被瘋搶,大量回流。因為國外保存技術好,回流票品相水準普遍很高。但目前不論是網上還是線下郵市,想撿漏中國票難度很大,畢竟我國有錢,老外都知道。
7. 不論哪國出的郵票目錄都會給一個參考價格,但這個價格和市價相距甚遠。一般說來每個國家的目錄都很善于高估自家票價格。比如吉本斯對英國票,斯科特對美國票,米歇爾對德國票,香檳對法國票,都是捧著。而對其他國家的票,態(tài)度不一,有些小國票,目錄價很低,但因為一票難求市場成交價很高。
8.我是用過了才知道燈塔牌郵冊的好,所以大力推薦。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用燈塔,林德,safe等國際大廠的產品都是可以的。當然進口冊的缺點就是貴,對于新郵年冊可能一頁的價格遠高于里面票的價格。不過對于一些貴票必須用好郵冊,一本幾百塊的冊和十幾塊的冊差別就在于,同等環(huán)境下,十年后,里面的票品相將會有一定差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