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0后不集郵,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沒有標題黨。
   這幾周,看到許多集郵公眾號,陸續(xù)發(fā)表郵票打折暴跌集郵人數暴減的文章,看的我一臉懵。
   不用糾結不用找其他原因,郵票暴跌就有你我一份功勞!
    什么是集郵? “集郵”的“集”是個動詞,集郵這個興趣愛好,也會隨著“集”的日漸豐富,不斷發(fā)生變化。
   近期流行說的“暴跌”的編年票,算不算集郵?  如果你說算,那就算。但是這種集郵只能算是萌新萌新的開始,就像奔著結婚的目的卻只加到微信好友的水平。
   集郵有個大致的需求遞進鏈:玩到改革開放時期JT票的人不滿足于色彩艷麗的編年票,玩到保家衛(wèi)國火熱建設時期老紀特文革編號票的認不滿足于JT票,玩到烽火狼煙民國解放區(qū)的人不滿足于老紀特,玩到外族侵略華郵師祖清代郵票的人不滿足于其他票,玩到郵戳實寄封片郵政史的人不滿足于單純郵票。
   集郵可以從需求鏈任何階段開始,當然也可以從編年票開始,但要集的開心,向需求遞進鏈上游前進必不可少。就像對一個愛的深沉的對象,總不能止于加其微信好友停步不前。
     跟風喊新郵“暴跌”,除了賣點帶貨收割幾塊碎銀的流量,有什么意義?
    如果不是粉絲眾多的頭部集郵號,幾塊碎銀都收割不到。
      與其發(fā)眾多引導購買新郵的文章,再感慨郵市暴跌,不如在集郵者需求遞進鏈的前進中幫一把。
      這個“幫一把”,太缺了!
      今天遇到一件事,不得不引人深思。
     上午,一位用戶在咸魚發(fā)私信詢問是否收郵票,那當然有興趣了,加了微信讓他發(fā)圖片看看。
  開始前他說自己是收藏郵票的,遇到困難需要出手,但是只賣收藏者,不賣給倒騰郵票的。
    這個開場白,容易引起對他的多慮。
    發(fā)來第一套是紀94梅蘭芳有齒新全套,由于沒有品相描述與價格,沒有立即看與回復。
     接著又發(fā)來很多圖片,均為八九十年代的東西。反差太大了,從數萬元一套的票,跳到幾元一套的票。
     喊停了他繼續(xù)發(fā)八九十年代票的動作,讓他提供梅蘭芳透光圖與價格。 
    然后發(fā)來一些特寫,沒有發(fā)透光圖。但這些足夠了,告訴他我買不起。
    到這里事情幾乎就算結束了——按慣例思維,這是一位賣假貨的人,在找不辨真?zhèn)涡氯思]者推銷假貨,且偏愛單純收藏者,以防止賣給他人看出假貨破綻。
   后來對方又詢問梅蘭芳郵票值多少錢,出于不揭穿又想逗逗的心態(tài),問他:“你的貨你不知道價格么?”
​      對方說,看網上1萬到幾萬元,但那是假價格不可信,因為他問了幾位郵商,報價只有四五千元,而他從當地一位超市店主手里購買的價格為1400元。
    還發(fā)來了那位超市店主照片。
     這就奇怪了,怎么不按套路出牌,這套說辭怎么騙人賣高價呢。
      問了他年齡,回復說25歲!
     又問他為什么只賣給收藏者不賣給倒賣郵票的,回復說“因為第一,我自己是收藏的。我不想看到票子被賣來賣去,第二,郵票販子很喜歡壓價格”,“之前賣過一枚猴票,被收郵票的3000收走了” 
    到這里,我選擇相信他。告訴他,梅蘭芳真票全品要幾萬,他那套梅蘭芳是假的,所以我買不起。在他的要求下,從多個角度給他分析了真假辨?zhèn)巍?/div>
     隨后又發(fā)來一些小型張圖片,告訴他面值帶斜杠的是假票。他還確認了一下,問帶斜杠的都是假的么?
    還發(fā)來了一枚紅印花小一元,告訴他真票只有幾十枚,舊票只有一枚在博物館。
     看他似乎情緒低落,安慰說
   “很多漂亮的郵票,因為發(fā)行量多經濟價值不高;
    集郵賺錢是附帶的,興趣才是出發(fā)點;
   人一輩子總要有個愛好;
   集郵比吸煙喝酒打牌吃喝嫖賭好多了。”
  他說“……雖然我不知道真假,但是我喜歡集郵票”     我選擇相信他的言辭。
    從對疑似騙子的敷衍態(tài)度,到對遇見25歲年輕集郵者的開心,到對其在需求遞進鏈上艱難前進受欺騙的感同身受,這趟心路下來,想到關于新郵暴跌,我們每一個人誰是無辜的?
    1.集郵公司扼殺新人興趣的限制柜臺原價零售數量,與摧殘集郵萌新興趣的郵市打折放貨,及悶殺潛在集郵者的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產品開發(fā)算一個。
     高中以前我遇到了差點扼殺掉我集郵興趣的限制零售,很困惑很掙扎很不甘,大學以后我就徹底放棄了新郵,轉而收集古典清代郵票,進而到民國與老紀特等,方才避開更多的摧殘與悶殺。
    集郵公司全年捆綁預定與高附加值的產品開發(fā)甚至文創(chuàng),看似手段高明,利益最大化,實則目光短淺自廢武功,加劇了郵票打折與集郵者的流失。
   2.年輕人習慣的移動自媒體閱讀方式,比如微信公眾號,在集郵領域,處于前排的號,大多都是宣傳編年票新郵,把集郵萌新們,固定在集郵需求鏈的最底端,最終被高價買的打折票甩出局,算一個。
  3.對所謂“紀念張”、“對照品”等有害非郵品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每一位我們,算一個。
     正是大家的無所謂,讓想進來的新人們,迷失在無法辨別的大雜燴中,一臉懵逼手足無措。
    看看這位25歲集郵者的收藏吧!
    請看下圖特寫,你認為這樣的票會有多少比例的集郵人上當?你會么?
     4.老手對新人過分的壓價收購,勸退了不知多少人,算一個。
       看看25歲年輕人被3000收購的猴子吧。
    這點我也親身經歷過,以前一百多買的全品奔馬,不久后被50元收購 ,雖然老板零售還是一百多。
      那一刻,我對郵票很失望……😂
      ……
      都在強調培育新人愛好者的重要,卻放任著勸退新人的行為。
     能改變點什么么?
      人活著,總得有個愛好。
     集郵這個“益智、交友、儲財”的三益愛好,總歸比吃喝嫖賭抽打游戲的愛好好一些。
    關于25歲年輕人上當的梅蘭芳,你看出問題了么?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