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郵基本盤崩塌,新郵減量也無力挽救!

新郵發(fā)行即打折,如今已經是一個常態(tài)了。
年初原價預定郵票,不如年底購買打折年冊,這也成為了共識。
中國郵政響應號召逐年減量,貌似也無法挽救這樣的情況。
繼續(xù)減量到早期JT時代的發(fā)行量,或許能有一定的效果,但賺錢的大概率是大戶和資本,最終還是由廣大集郵愛好者和小散戶買單。
郵市就像股票那樣,但還沒有股市規(guī)范,所以更慘。
去年的貨郎圖無齒,今年的數藏龍小版,是為數不多的熱點,但都是股市那一套,在講故事。
故事終究是故事,總有搞不動的那一天。
如今,量少、珍貴、好看的大版年冊也進入了打折行列,應該能說明減量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顯而易見,集郵基本盤在進一步崩塌,減量沒有崩得速度快。
或許,開源,讓集郵破圈,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集郵,才是最好的方法!
一、新郵發(fā)行即打折已成常態(tài)
近年來,新郵發(fā)行即打折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
集郵愛好者們紛紛感嘆,年初原價預定的郵票,到了年底卻只能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打折年冊。
這種現象不僅讓集郵市場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也讓廣大集郵愛好者感到心寒。
二、中國郵政逐年減量仍難挽頹勢
面對新郵發(fā)行即打折的困境,中國郵政也曾試圖通過逐年減量的方式來挽救市場。
然而,盡管發(fā)行量有所減少,市場卻依然低迷。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大戶和資本的炒作,使得郵票價格虛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集郵愛好者的數量不斷減少,市場需求不足。
三、減量并非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從近年來的市場表現來看,減量似乎并不是解決新郵發(fā)行即打折問題的最佳方案。
事實上,即使發(fā)行量減少到早期JT時代的水平,也難以挽回集郵市場的頹勢。
因為在這個市場中,賺錢的大概率依然是大戶和資本,而廣大集郵愛好者和小散戶則只能成為最終的買單者。
四、開源才是關鍵所在
既然減量無法解決問題,那么開源或許才是關鍵所在。
所謂開源,就是要讓集郵破圈,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集郵活動中來。
只有這樣,才能擴大市場需求,激發(fā)市場活力,從而實現集郵市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五、如何實現開源?
要實現開源,首先需要提高集郵活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集郵展覽、講座等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集郵、認識集郵、愛上集郵。
其次,要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集郵事業(yè)的發(fā)展。
例如,可以與教育部門合作,將集郵納入學校的素質教育課程;也可以與企業(yè)合作,推出更多具有創(chuàng)意和實用價值的集郵產品。
六、結語:期待集郵市場的春天早日到來
總之,面對新郵發(fā)行即打折的困境,我們需要從多個角度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減量雖然是一種嘗試,但并不是最佳方案。
只有通過開源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集郵活動中來,才能真正實現集郵市場的復蘇和發(fā)展。
讓我們期待那一天早日到來吧!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