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集郵.藏幣異曲同工

在眾多集郵愛好者之中,同時收藏人民幣(紙質、金屬)、紀念幣(紙質、金屬)的愛好者,為數不少。
從郵幣卡市場行情分析,雖然目前老紙幣、紀念幣市場處于頹市,價格不斷下滑,但是,對于面值兌換的紀念幣及早期收藏的老紙幣(指退出市場流通的人民幣),優(yōu)于郵票的收藏。而參與集幣愛好者人數的圈子并不大。如果郵票行情上漲,幣市行情也會聯動上揚。由于集郵者偏好郵票的收藏,也會以幣養(yǎng)郵,以挽回郵票的貶值,給集郵者帶來的經濟損失。購買郵票只能長期收藏,待二級市場郵票行情高于面值,郵票處于收藏屬性價值階段(郵票開始升值了),郵人出手藏品才能獲利。幣市所不同的是,行情好即可贏利,如果棄市,新的流通紀念幣,可與銀行直接回兌(理論上也可以在市場流通),收藏者規(guī)避經濟風險小。但是,集郵愛好者以收藏為主,不是投資,因此新郵這一支,收藏價值雖然經濟收益低,做為愛好,屯積備用的郵票也很少,所受預訂新郵低面值的經濟損失,就視做精神文化的娛樂。收藏愛好消費的投資吧。只當做人群中喜好吸煙、飲酒,旅游、藏書,文玩、寵物一樣的消費。其實面對收藏市場如此的衰敗,眾藏友也因人而異,看法不能茍同。筆者的自慰,就好像魯迅筆下的阿Q。實際上這是弱勢者面對“權勢”的無奈。本身改不了的收藏喜好,只能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俗話說得好:不冤不樂!自娛自樂的消費觀,愿與藏友求同存異吧。在筆者收藏的過程中,觀察到郵票與人民幣紙幣及紀念幣設計的圖案如此關聯相似。紅一元人民幣是1953年發(fā)行的紙幣,為“第二套人民幣壹圓券”。這是在新中國成立的特定歷史背景下,發(fā)行的重要貨幣之一。紙幣正面的天安門圖案和背面的花符圖案,突顯了新中國的風采和民族自豪感。尤其是選擇紅色為基調以及精美的構思,更加彰顯在眾多的紙幣當中,設計的獨樹一幟、鶴立雞群,吸引著集幣收藏者爭先追購備加寵愛。這張紙幣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的烙印,而獨特的藝術價值以及市場的稀缺性,成為了紙幣收藏中的佼佼者。1989年10月1日,中國郵電部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1枚。J16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小型張畫圖中央是天安門城樓,四周以五十六個民族載歌載舞歡慶場景,體現了中華各民族同歡同慶新中國成立四十周年喜慶的時刻。其人物采用了工筆重彩手法描繪,使用燙金工藝的票面,彰顯出華貴典雅、金碧輝煌的形象。郵票無齒孔,標有齒孔線紋。而郵票小型張的天安門圖案與紅一元天安門畫圖如此相近,震撼人心!感覺到歷史文化的呼應,承現出中國古建筑所見證新中國發(fā)展的偉大的光輝歷程。第三套人民幣紅一元于1960年發(fā)行。這枚人民幣證實了近38年的中國人民所經歷的那段艱難困苦飽經風霜的日日夜夜。三年的經濟特困時期,陪伴著大家度過了那段蹉跎歲月。因此這枚紙幣是中國貨幣史上的里程碑。它是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那一代人刻骨銘心的記憶和情感。紅一元三版人民幣,在圖案設計上采用了女拖拉機手的形象,這樣的設計,不僅僅表現當時國家的工、農業(yè)發(fā)展概況,也體現出我國農業(yè)起步大發(fā)展的時代。女拖拉機手的形象,是中國婦女勤勞、勇敢和進取的象征,駕駛著拖拉機奔馳在茫茫的田野上,用辛勤的勞作,換來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為實現農業(yè)現代化添磚加瓦。設計手法不但有濃郁的時代特色,同時也賦予了這枚紅一元紙幣特殊的文化內涵。1969年中國郵政發(fā)行了女拖拉機手普通郵票。此枚郵票的圖案與紅一元不相上下,圖案簡直與第三版人民幣中的1元紙幣如出一轍,其實圖案設計的原型就是取決于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這是新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枚帶有人民幣圖案的郵票,同時是唯一沒有編號的普通郵票。鑒賞有佳,值得收藏!眾所周知,2008年奧運紀念鈔發(fā)行的意義十分重大,并且特色突出。這枚紀念鈔是為紀念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而發(fā)行的。中央銀行也是首次發(fā)行。其獨特、重大的紀念意義不可同日而語。紀念鈔正面圖案為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會場(鳥巢,屬于國家級體育場),上方為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圖案,背景為天壇圖案。紀念鈔面值10元,奧運鈔發(fā)行量約600萬張。是中央銀行歷來發(fā)行所有紀念鈔中,歷史上數量是最少的。其珍稀性和獨特性不言而喻。2007年12月20日中國郵政發(fā)行了2007-32(J)《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競賽場館》小型張圖案為“鳥巢”,郵票設計的圖案是五邊形,其寓意:北京歡迎五大洲的各位朋友們。鳥巢場館建筑原圖是中國著名的設計師李興鋼和國外設計師(瑞士)赫爾佐格、德梅隆共同完成的。鳥巢郵票小型張,是在第二十九屆奧運會舉辦的前一年發(fā)行的,郵票上主圖場景也是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館鳥巢建筑,郵票發(fā)行的意義,也是為紀念重大的世界體育賽事,首次在中國舉辦。鳥巢郵票小型張是郵票設計師王虎鳴先生設計的,由北京郵票廠印制。其印制設計的意圖是以俯瞰鳥巢體育館的角度而成型。郵票圖案簡潔明了,并采用了獨特的防偽技術,噴碼和油墨。鳥巢體育場,在國人眼里有著特殊的地位,它是體育賽事的神圣殿堂。郵票小型張鳥巢的圖案,是先于奧運鈔圖案的設計,兩者僅發(fā)行相隔一年,其設計的圖案又是驚人的相似,而設計的手法如出一轍。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fā)行生肖題材的普通紀念幣,也是系列龍頭生肖紀念幣。一輪生肖羊年紀念幣始于2003年,截止于2014年生肖馬年紀念幣的發(fā)行,歷經12年。目前中國銀行生肖紀念幣已經開始了第二輪的發(fā)行。為什么以生肖羊開頭發(fā)行紀念幣呢?中國人有三“羊”開泰傳統(tǒng)的文化,尊崇領頭羊,順勢而為將羊年紀念幣優(yōu)選為榜首的地位。正月為泰掛,恰好為三陽開泰,喜慶的吉祥語言和吉祥圖案是漢族的傳統(tǒng),習慣于稱頌首歲,新年賀歲紀念幣正好迎合了這個主題。由于羊年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首枚十二生肖流通紀念幣,集幣愛好者十分關注。紀念幣于2003年1月16日發(fā)行,面額1元。發(fā)行量1千萬枚。當日發(fā)行,幣市上基本上見不到這枚紀念幣。據傳這枚紀念幣只有內部人士才有條件拿到手,所以,造成幣市貨源緊張。筆者尋找?guī)兹,才費勁巴力的以8元的價格收入囊中。一輪生肖羊紀念幣,市價最高的時候,曾被炒到380多元。目前,由于收藏市場的不景氣,價格開始下行。領頭羊紀念幣在十二生肖里面,地位特殊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家庭里有屬羊的朋友,留一枚做紀念也未嘗不可。要是屬羊的小朋友,更有意義,收藏一枚屬于自己出生年份的流通紀念幣,也是追憶美好時光的遐想。同時適宜普通集幣人,做為傳統(tǒng)物件的收藏。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枚生肖猴郵票早于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第一枚的生肖羊紀念幣,時隔23年,票、幣雙全。中國古老的干支紀年以12種生肖動物顯示,其生肖郵票圖案設計的賀年郵票,正是發(fā)揮承載了遠古時代的氣息。中國的生肖文化源遠流長,生肖出自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文化及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50年日本最早發(fā)行了生肖郵票。原中國郵電部于1980年2月15日首次發(fā)行了T46《庚申年》特種郵票,第一枚生肖“猴”票,啟動了中國郵政發(fā)行生肖郵票之先河。中國生肖郵票始于1980年止于1991年為第一輪生肖郵票。在中國郵政郵票的發(fā)行史上有著跨時代的意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fā)行的首輪十二生肖郵票。郵票寫實的精美設計,在中外十二生肖郵票之中,可謂是經典之作。并得到了廣大集郵人的熱捧和青睞。“金猴”價格的神話,造就了郵票史上的奇跡。生肖文化在郵票史上創(chuàng)立了新篇章。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生肖郵票己經進入了第四輪,要完整的結束發(fā)行四輪生肖郵票的時間,需要歷經48年,這也是世界郵票發(fā)行史上,時間最長,連續(xù)系列發(fā)行最多的生肖郵票。偉大繁榮的時代,孕育著燦爛輝煌的古老文化。收藏文化的興盛,需要集藏家持久不懈的努力。集藏愛好者要有規(guī)劃,不要人云亦云,要制定自己的收藏目標和方向。有條件的,將自己的收藏物件展示給收藏愛好者交流學習,通過活動,啟示藏友們,加強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通過辦展覽,不但能展現個人的收藏成果,同時也弘揚宣傳了中華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