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新郵征訂之前,郵市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浪花。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新郵預訂之前的一種必然的反映,也暗指是郵政有意地在制造市場熱點,讓集郵愛好者中的征訂者看到市場的復蘇跡象。再加上郵政對大戶領取的限制,致使市場上貨源有限,在一定區(qū)域內和品類上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的境況,進而制造了“虛假”的繁榮?相信持有這種觀點的大有人在。當然,不排除有短線資金的涌入,進行一波快速拉升的行情。
因為有資金的關照,我們看到市場上的一些品類開始走出了獨立行情。先是小型張突然“發(fā)難”,從《封神演義一》到《莫高窟二》的小型張在市場上突然上漲,預示著有資金進場試盤。6元一枚的小型張因為發(fā)行量偏少,再加上市場放貨有限,只有散戶的預訂量在市場流通,致使供需不平衡,散戶賣盤很快就被哄搶,價格也開始不斷上調,如今《封神演義一》已經上攻到40元以上,《莫高窟二》小型張也已經突破了20元。由此還帶動其他的小型張也出現(xiàn)了一波上漲行情。
當人們以為小型張的上攻不過是郵政在新郵預訂之前的一種市場賺錢示范效應的固有伎倆罷了,但很快TP系列也開始接棒上攻,而且攻勢也異常兇狠凌厲,表現(xiàn)出一種穩(wěn)準狠的做盤行為。TP44《齊白石作品選》特種郵資明信片突破到40元以上,帶動TP43《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特種郵資明信片也摸高到25元附近,同時大慶油田等TP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上攻行情。可以看出,這波資金進場果斷,炒作發(fā)行量偏少的品種決心很大,手法兇狠,收貨快速,短期內帶動價格快速上攻,進而帶來炒作盤跟風。但是延續(xù)性有多大,目前市場分歧很大,有人認為這不過是新郵預訂之前的一種固有做法,是想吊起集郵愛好者的胃口,讓人們看到未來的預期,進而繼續(xù)征訂2025年的郵品。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市場開始復蘇的一種征召,有資金開始關照這個已經跌幅很深的市場,并進場試水,看能否帶來一波行情。
由于小型張和TP的火爆,也帶動一些低端低價品類出現(xiàn)了一定的收盤行為,有先知先覺者開始囤貨待漲。我們關注到,這波行情的變化,主要是主力資金集中優(yōu)勢兵力圍攻發(fā)行量偏少的相對冷門的品類,這樣做的好處是占用資金量會偏少一些,而產生的鯰魚效應以及從眾心理,可以帶動市場郵商的跟風盤,只要大戶的大量盤沒有出現(xiàn),市場就可以維持著貨源相對緊缺的“假象”,收購盤的信心也會更足。而郵政在暗中默許這種行為,也有益于自身的發(fā)展,因此大戶盤的上市還有待時間確認,而且極有可能也是慢慢放貨,用溫水煮青蛙的形式來逐步消化,而不是一股腦地放出來砸盤。
同時,明年新郵征訂的政策已經明確,用戶需要刷臉征訂,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大戶的市場貨源,進而控制集中放量的貨源沖擊市場。如果郵政能夠堅決果斷地執(zhí)行這個政策,不允許搞變通的話,對于2025年郵市會有一定的觸動和改變。不過,國內市場歷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貫徹不力,那么這項改革就會成為一個雞肋,最終兩頭不討好,并會遭受大量的詬病。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要看郵政是不是太貪心,是不是會給各省市深度打折的預定量,如果沒有任務的限制,那么市場會良性許多,一旦有任務量的裹挾,那么市場的亂象就不會停止。
無論如何,這波郵市的龍翹尾行情,對于散戶是友好的,有一些用戶及時把自己手上的郵品先出手,大家都期待著年底年冊上市之初,全年的發(fā)行計劃完成之后,大浪淘沙市場開始回歸以往行情節(jié)奏的時候,再買回來。不過,如果資金持續(xù)關注這個市場,也有可能現(xiàn)在賣出去的價格再也回不來了,從某種程度上講,還是要看主力的決心。當股市都迎來一波凌厲的上攻行情時,會不會也給郵市帶來一波特別的行情,股市的牛市行情能否帶動郵市的牛市同時回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