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

郵友講述最喜歡的一套郵票:《毛澤東詩詞》郵票!

自打我對事物有回憶開始,每逢國慶佳節(jié)我都會做件事,翻開陳舊卻還完好的郵冊,欣賞郵票追憶往事。其中《毛澤東詩詞》的郵票是我最喜歡的一套郵票。


正文


郵票是寄信的通行證,集郵是一種情趣修養(yǎng)。我對集郵的興趣是從一份禮物開始的。記得我14歲那年第一次去爸媽那里過寒假,爸媽家境不富裕,省吃儉用生活過得普普通通。酷愛集郵的老爸,對心儀的郵票還是勇于出手的。一天我們外出路過郵局,他給我買了4張《毛澤東詩詞》的郵票。這套郵票是1967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8周年而發(fā)行的。在這個特殊的節(jié)點得到寶貝,我想是爸媽希望我記住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以及熏陶和培養(yǎng)我對集郵的熱愛,我懵懵懂懂的記下了爸媽的話,小心翼翼把郵票帶回了上海,開始了我和郵票的初戀!

圖片


過了一年,我又收到了爸媽給我買的10枚郵票,至此《毛澤東詩詞》(文7)郵票全部收集齊了。信中囑咐我一定要收藏好,不能有絲毫損壞。于是,我讓外公給我買了一本集郵冊,把收集的郵票和《毛澤東詩詞》套票小心謹慎的請進了“別墅”,開始了我集郵的生涯。


16歲那年我響應(yīng)號召到農(nóng)村插隊,隨身把郵冊帶在了身邊。農(nóng)村真苦,生活單調(diào)枯燥,勞作簡單原始,累了病了想家時候,看看郵票還真有另一番滋味,增添了不少樂趣,承載了許多希望和夢想。長身體的我老饞了,總想買點吃的(白面饅頭),以補長身體之需。吃和寄信不能兼顧,少得可憐的錢也捉襟見肘,影響了和親人們的通信,時常見到親人們的責備。這時,我想起了郵票,用一年多的時間把嶄新的郵票變成了信銷票,在那個不能裹腹的年代,雖然沒有希望和夢想,但郵票在安徽、上海和太原三地鴻雁傳書,報平安,拉家常,談成長,訴苦衷,也讓大家在精神上得到了些許慰籍,值了!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通訊方式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書信、電報變成了更加快捷的QQ、微信、微博和郵件,他們不僅以文字傳遞信息,寄托思念,觸摸溫情,更是為希望和夢想刻下“幸!钡挠∮。每逢祖國生日我都會翻開郵冊,追憶往事,緬懷先烈,共慶祖國華誕。

圖片


作者簡介

圖片

甘子伯,上海知青,退休前在安徽省蚌埠市總工會就職,常年從事組織宣傳工作,主持舉辦過工會干部培訓、工會會員優(yōu)惠待遇、職工健排舞等多項活動。安徽大學自學考試畢業(yè),新聞報道曾在《工人日報》《安徽工人日報》《安徽工運》等媒體發(fā)表。自小在父親的耳聞目染下,從盲目喜愛郵票到“業(yè)余精通”愛好集郵,幾十年來從未間斷。早年曾在工作單位舉辦過個人郵展,榮獲市集郵協(xié)會表彰。退休后回上海居住,空閑之余暢游在集郵氛圍濃厚的魔都,觀賞郵展,駐足郵市,以票會友,入群議郵,重拾郵票錢幣等的收藏,寫點回憶文字以不負當初所愛。老有方寸來作伴,自得其樂在其中。回憶當年趣事多,激勵來年再精彩。


來源:集郵博覽

你最喜歡的一套郵票是什么?歡迎留言討論哦……

以上內(nèi)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chuàng)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