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40周年精制普通紀念幣
1987年,為紀念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4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內蒙古普通紀念幣,同時鑄造2000枚精制幣,做禮品用,面值一元,材料是銅鎳合金。普制幣重量9.32克,精制幣重量9.4克,其圖案設計堪稱至今所見精制幣的上乘之作。
內蒙古正面圖案內容為漢字國號、“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40周年”字樣及發(fā)行年號。中心圓內主體圖案為呼和浩特內蒙古自治區(qū)人大常委會辦公樓。布局對稱、周正,風格穩(wěn)健、大氣,有莊嚴感。
此枚精制幣背面圖案有面值、蒙文“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40周年”及“1947--1987”字樣,主體圖案為放牧圖。一對蒙古族男女,在遼闊的草原上騎馬放牧,男人的手臂指向遠方,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熱愛,近處,羊群擁簇,綠草茂盛,遠處,白云飄過,靈動飄逸。蒙古族還是我國一個完整保留本民族語言——蒙文的少數民族,這在內蒙古精制幣上也有體現。
內蒙古精制幣的視覺效果極具震撼力,底紋光亮如鏡,文字和圖案噴砂效果極佳,呈白色,明暗對比強烈,具有強大的視覺沖擊力。雖然材料為銅鎳合金,但有銀幣的視覺效果,幾乎使每個第一次看到此幣的人都把它錯當成銀幣。
由于其圖案設計經典,鑄造工藝精湛,所以內蒙古在精制幣中的名氣最大,一提起精制幣就會聯想到內蒙古,正是因為內蒙古精制幣的名聲大震,促使精制幣的整體地位不斷提高。
二、建國40周年精制普通紀念幣
中國人民銀行于1989年9月28日發(fā)行建國40周年普通紀念幣一枚,材料為銅鎳合金,由沈陽造幣廠鑄造,宋津民、王福德、李小川設計。建國40周年”精制幣沒有公開發(fā)行,為國家和中國人民銀行禮品。
正面圖案:上部為國徽,中部是北京人民大會堂正面外景及怒放的節(jié)日禮花圖案,下部橫有“壹圓”和“1989”字樣。背面圖案: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前奏部分兩小節(jié)五線曲譜,烘托位于中心位置的粗壯的阿拉伯數字“40”字樣,“4”字的上部有五顆五角星放射出光芒,是國旗的衍化圖案,周圍四只和平鴿正展翅飛向五星,上部環(huán)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字樣,下部橫有“1949---1989”字樣。
“40周年”精制幣在直觀效果上文字、圖案部分噴砂細膩,呈白色,底紋拋光如鏡,明暗對比強烈,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精制程度堪為最高級——5級。而普制幣既沒有噴砂也沒有拋光。其次,兩者的幣邊均為連續(xù)絲齒,精制幣為典型的直角邊,普制幣則為倒角邊。
另外,精制幣的包裝非常講究,外為米黃色硬紙盒,并繪有充滿濃郁中國特色的圖案,內為黑紅色木盒,蓋子上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周年紀念幣”及“中國人民銀行”中英文字樣,打開蓋子,蓋子內襯印有“沈陽造幣廠”中英文字樣及沈幣廠廠徽。木盒內的精制幣有透明塑料盒子保護。說明書為單張紙對折,雙面印刷,中英文對照,落款為“中國人民銀行”。
《沈陽造幣廠圖志》P.169明確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周年紀念幣”的鑄造量數據:普制2100萬枚,精制1000套,樣幣15000枚,從目前了解的精制幣鑄造量資料來看,精制幣數量最少,最為珍稀,堪稱四大珍之首。
三、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精制普通紀念幣樣幣
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中國人民銀行在1991年6月18日發(fā)行了建黨70周年紀念幣。全套共三枚,是由上海造幣廠鑄造的,是由鋼芯鍍鎳為材質制作而成的,重量為5.88克,形狀為直徑25毫米的圓形,面值一元,其中樣幣發(fā)行量1000套,數量稀少,為現代流通紀念幣收藏大珍。
該套紀念幣幣的正面圖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1991字樣,背面的圖案分別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遵義會議會址和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址,三套流通紀念幣均刻有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的字樣還有他的面值壹元的字樣。
從這三枚紀念幣的背面圖案來看,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會址具有十分重要的紀念意義,在這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對中國歷史的后續(xù)發(fā)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將這三個地方作為該紀念幣的背面圖案,可以讓人們認識到這次會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通過對著三次會址的描述和反映,人們可以對這次會議的內容有比較詳細的了解。
中共一大的會址是具有上海風格的石庫門樓房,在這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遵義會議的會址,在這里結束了黨中央的左傾錯誤,開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京西賓館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址,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四、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精制普通紀念幣樣幣
為慶祝首界女子世界杯足球賽在廣州舉行,1991年1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第一屆女足世界杯普通流通紀念幣,全套2枚,面值1元,鋼芯鍍鎳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會徽,以及“壹圓”的中文字樣。背面圖案為女足球運動員踢球的英姿,女足守門員躍起撲球的造型和“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的主題紀念文字,以及1991年的年號。該套紀念幣精制樣幣發(fā)行量不詳,為四大珍之一。
“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流通紀念幣由孫奇齡、陳堅和顧杏寶三人共同設計。“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的會徽是由廣州美術公司的何世德先生設計的,會徽將世界的東西兩半球設計成足球形式,中間是一位運動感很強的抽象化了的女足運動員踢足球的身影。
足球上有一羊形的符志,寓意正逢羊年,又在羊城舉辦,非常的標新立異。參賽隊伍共有12支,代表各洲最高水平。比賽先分三組,決出八支隊伍進入第二輪。比賽在廣州天河體育場。在時任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的鼎力倡導下,第一屆女足世界杯誕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辦了該項賽事。
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