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虎門2022第2屆粵港澳大灣區(qū)集郵展覽將于8月26日至29日在東莞市虎門會展中心舉行。該展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東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集郵協會、虎門鎮(zhèn)人民政府承辦。列支敦士登郵政在闊別中國朋友兩年多后如約而至。
《活力灣區(qū) 品質虎門》
為祝賀疫情過后首次在中國舉辦的集郵界這一盛會,列支敦士登郵政和展會組委會聯合設計制作了《活力灣區(qū) 品質虎門》小全張一套。該小全張由三枚郵票組成。
《虎門大橋》 王敬新攝影
《虎門大橋》是中國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qū)與東莞市虎門鎮(zhèn)的跨海大橋,位于珠江獅子洋之上。東起東莞市太平立交,上跨獅子洋入海口,西至廣州市南沙立交;線路全長15.76千米,主橋全長4.6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千米/小時;工程項目總投資額30.2億元人民幣,于1997年6月9日通車。
《虎門威遠炮臺》 唐漢成攝影
《虎門威遠炮臺》是鴉片戰(zhàn)爭古戰(zhàn)場遺址之一、虎門?诜绖盏闹饕嚨,也是中國保留得最完整、最有規(guī)模的古炮臺之一。炮臺雄偉壯觀,平面呈月牙形,全長360米,高6.2米,寬7.6米,底層均用花崗巖壘砌,頂層用三合土夯筑,非常堅固。全臺有券頂暗炮位40個,沿臺面上還有4個露天炮位。暗炮洞后面由一條2米寬的露天炮巷溝通,炮巷后面還有一條相距2米多的護墻,墻上設有槍眼,萬一敵軍上島仍可以堅持抵抗。炮臺內圍有官廳1座,神廟3間,兵房12間,藥局1座,碼頭1個。原來炮臺的東西兩頭各有夯頂城門1座,控制著炮臺兩端唯一的通路。整座炮臺背山面海,內有廣闊的平地回旋,結構嚴謹,險要壯觀。
《海戰(zhàn)博物館》 黃生攝影
《海戰(zhàn)博物館》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坐落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是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管理的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見證,管理面積約80萬平方米。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始建于1957年,建館初期館名為“林則徐紀念館”,1972年更名為“鴉片戰(zhàn)爭虎門人民抗英紀念館”,1985年重新定名為“虎門林則徐紀念館”,為利于對鴉片戰(zhàn)爭遺址的管理,又增加一個館名——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
《郵展展徽》
小全張左上角的圖案是本次郵展的展徽,由靳埭強博士設計。展徽以郵票齒孔的意像簡約巧妙地表現了大灣區(qū)十一個城市緊密扣連的關系。展徽中間以“銅虎節(jié)”為核心圖像既表現了集郵是一個著重文化歷史交流的活動,亦表現了2022年虎年在虎門舉行本屆郵展的文史意趣聯想,同時又貫徹了吉祥物、獎牌等以虎為創(chuàng)意主題的核心意象,加強對大眾的感染力和記憶點。展覽名稱融入在郵截的圖形中,突出舉辦地點"東莞虎門",清晰有力地表現了活動是以集郵為主題的展覽。
《郵展吉祥物》
小全張左、右下角的圖案是本次郵展的吉祥物,由靳埭強博士設計。吉祥物采用了廣州南越王博物院鎮(zhèn)館文物“錯金銘文銅虎節(jié)”為創(chuàng)意元素,表現了一只年輕有活力的老虎——威威。吉祥物設計參考了“銅虎節(jié)”上黃色的虎紋和眼睛造型的特征,雙手向上握拳,表現出威武的形象但又不失可愛可親的感覺。嘴巴微笑著,牙齒和鼻子以簡單的線條結合成“W”字,隱喻其英文名 Win Win 。
《虎門會展中心》
小集注:郵票稿未最終定稿,近期將開啟預定首日實寄封及小全張郵票,有興趣的郵友,可以關注公眾號:集藏者的團購消息!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