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12月12日發(fā)行《大昭寺》普通郵資明信片1套1枚。詳情如下:
明信片郵票圖名:大昭寺
明信片郵票面值:80分
明信片郵票規(guī)格:35×20毫米
明信片規(guī)格:148×100毫米
版 別:膠印
設 計 者:方軍
攝 影 者:旦增
責任編輯:楊曉棟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售 價:1元
發(fā) 行 量:109萬枚
出售辦法:自發(fā)行之日起,在集郵網廳(http://jiyou.11185.cn)、中國集郵手機客戶端和中國集郵微信商城出售,售完為止。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于拉薩老城區(qū)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并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后,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guī)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chuàng)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guī)式。
環(huán)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huán)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huán)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筑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圣者的痕跡。
387